乐器里,尺八也有这样波澜不惊的秉性。我第一次听尺八是在杭州,正是梧叶转黄,天地开始萧瑟的时候。我和朋友在一家小店里温了壶黄酒,一起缅怀远逝的岁月,尺八此时从二楼飘过来,上去看时,一个风尘仆仆的旅人,把行囊放在一边,拿着尺八,在临风的窗口,面朝夜色,兀自吹着。乐音如风入竹林,花落水上,有种彻悟以后的空旷淡定,满座的客人,都听痴了。后来我认识一位懂尺八的老先生,这才知道这种似箫的竹管乐器起源于东汉,隋唐时成为主要的宫廷乐器,宋朝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形成了“琴古流”、“都山流”、“明暗对山流”等几大流派。现在,在日本,每到寺院有重大法事,僧人都要在佛前献演尺八,它和烧香、献花一样,已成为法事的一环。但在它的发源地中国,尺八已很少有人知道——曾经声势浩大的尺八,式微了。
新世纪音乐里,不少制作人专拣式微的乐音入乐,比如“森林物语”(Deep Forest)的制作人米歇尔·桑切斯(Michel Sanchez)和艾瑞克·穆凯(Eric:Mouquet)。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就叫《森林物语》(Deep Forest),这张专辑里最著名的曲子是《甜蜜摇篮曲》(Sweet Lullaby),音乐中的母亲跟孩子诉说生活的苦难,并憧憬着孩子幸福的未来,曲调深情而又充满了忧伤。他们的第二张专辑是《波西米亚音乐之旅》(Boheme),发行于1995年,里面有匈牙利歌手玛塔·赛博斯特因的吟唱,也有蒙古音乐、印度音乐、吉普赛歌谣以及波西米亚老人的自由呼喊。1998年,第三张专辑《上品》发行,1999年发行《日本现场》,2004年发行了《森林物语精品》……那些稀世之音,像暗夜里开在角落的花,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绝世容颜,这些专辑,带它们走到了世人面前。
如果没有这些专辑,有多少动听的音乐将永远不为人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歌手大奖赛上,最让我痴迷的声音,永远来自偏远的角落。翻书,俊男美女从眼前一一掠过,养眼是养眼,可是震撼我的还是哈拉帕人雕刻的一块石头,迈锡尼人制作的阿伽门农的面具……今天,哈拉帕人、迈锡尼人……早已不知去向,不借助文字我们已难以了解这些古老民族的来龙去脉。
就在我怀想它们的此刻,就在你读这篇文字的此刻,在世上的某个角落里,是否有一朵有着绝世容颜的花,“啪啦”一声,凋谢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