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乳源的瑶族,分布在必背、游溪、柳坑、东坪相联的崇山峻岭之中,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瑶族聚居地,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少部分瑶民在龙南海岱、兰厂、方武,侯公度大东山、坳头与汉族杂居。
乳源瑶族的分布格局,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发生较大的变化。1992年,乳源启动了瑶族贫困人口迁移工程,从县委办公室、农村部、山区办、县民委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规划选点、协调、筹集资金,组织瑶民往汉区迁移。1993—1998年从瑶区迁移了1972户、8855人到汉区落户。在迁入地建立了移民村,办理了户口迁移,成为迁入地的正式村民,瑶民从原来在瑶山聚居,迁移到汉区,与汉族村民杂居,由此改变了历史形成的县境瑶族分布格局,同时使瑶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将对促进瑶汉族团结协作,融合民族关系,缩小发展差距,建设和谐社会,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
乳源组织瑶民向汉区迁移,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为零星分散到汉区落户的瑶胞办理户口迁移。汉区部分农民弃田经商或外出打工,将农田弃耕丢荒,瑶胞托汉区的亲朋好友牵线搭桥,到汉区承包耕种弃田,政府给予支持,办理了户口迁移。这些多数是一两户或三几户分散到汉区行政村落户的,不属由政府统一规划的集中迁移。有一户办一户,有两户办两户。
二是将原来的调耕点改为定居点。乳源瑶胞在汉区的调耕点星罗棋布,而且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前,不少瑶胞到汉区租种水田,在田边搭简易的“田寮”供播种、插秧、耘田、收割几个耕作季节临时住宿,平时回瑶山定居点居住。收割稻谷晒干后,除去交租,也挑回瑶山吃用。这种生产方式瑶族称为“调耕”,实际上这也是瑶族游耕的一种方式。这种调耕点,如果租佃关系稳定,可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若一旦发生纠纷,就解除租佃关系,瑶胞又去另租田耕,调耕点也随之变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汉区进行土地改革,没有将汉人租给瑶胞的水田收回重新分配给汉区农户,而是划给了瑶胞,谁租谁种谁所有,调耕点便固定下来了,成了瑶族在汉区的插花田。1956年农业合作化,这些水田为瑶区社队集体所有,由生产队集体经营,调耕点从原来的私人调耕变为集体调耕。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以后,这些水田又由生产队集体经营转为农户承包经营,集体调耕,又转为以户为单位调耕。长期以来,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农村管理体制的变更,经济体制的改革,都没有改变调耕点的性质,如原一六的塘土岭、坑口、腊溪、水源宫、东冲角,桂头的上坳、下坳、莲塘边、担干岭,乳城镇的斜岭、东下山等,都是瑶民在汉区的调耕点。1993—1994年,乳源在规划瑶族迁移点时,将调耕点改为定居点,原调耕点的瑶族农户办理了户口迁移,连同土地划为当地汉区乡镇行政村管理。户数多、人口多、土地连片集中的,独立组成行政村,不能独立组成行政村的,并入就近的汉族行政村。
三是重新规划迁移点。乳源从1993年开始,在一六下塘坝、新村、大坪、高园、生煲厂、横冲、简屋、赖星、附城腊岭脚、黄楼、岭头、候公渡深庄、磨刀坑、白石下、黄屋、山下村、东吴、友武、桂头凰村等地新建瑶族移民村。
四是与周边县联系挂钩,建立瑶族迁移点。乳源与周边的乐昌、曲江等县联系挂钩,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曲江县的马坝朱屋、重阳万候、暖水、乌江、陀村(现属韶关市武江区),乐昌县(现为乐昌市)的长末井塘背、河南西安塘等地迁入瑶民166户、860人。
乳源瑶族自治县组织瑶族向汉区迁移,工作难度比较大,要解决住房和公共设施,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土地问题。土地是迁移瑶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乳源解决瑶族移民耕地问题的办法,一是将汉区行政村集体所有的耕地划拨一部分分给瑶族移民经营,政府给汉族村一定的土地补偿费;二是由瑶、汉族农户自找门路,自行协商,承包汉族农户转让的土地;三是开垦荒地。汉区划给瑶族移民经营的耕地虽然有些是耕作条件较差、产量较低的沙质田、烂湴田、山坑田,但经过农田建设改造,可以逐步改善耕作条件,提高产量,得到比瑶山山坡地高得多的收成,起码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尽管条件不是十分优越,瑶族还是愿意迁移,搬迁以后也比较稳定。瑶族迁移到汉区落户,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得到迁入地的汉族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乳源瑶族迁移到汉区的移民村,经过十多年的经营,生产、生活、教育、卫生、交通、通信各方面条件都大为改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迁移初期,移民居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简易住房,现在已经全部住进了新建的永久性住房,大部分是砖瓦房,部分是混凝土、红砖结构房,他们称“奔康房”,还有小部分是泥砖房。移民的家庭收入明显提高。小孩就近人读汉区中小学,受教育条件比在瑶山原居住地要好得多。集市贸易、交通、通信比在瑶山更为便捷。因此,瑶民在汉区迁建的居住地非常稳定,安居乐业,至今无一户移民回迁瑶山原居住地。
乳源瑶族自治县自1993年瑶族贫困人口迁移工程启动以来。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移民村建房补贴,道路修建,供电线路架设,饮用水工程,以及其他配套工程。
乳源瑶族向汉区迁移,主要是将那些生产条件实在太差,交通极为困难,生活贫困的瑶民迁移下山,迁移人口约占全县瑶族总人口的40%,大部分瑶民仍然山居,在山区谋生。瑶山根本不可能搬迁一空。因此,山居瑶民的民生,还要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要在资金投放、项目规划、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扶持瑶区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充分发挥瑶区在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民族旅游资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综合发展山区经济,多管齐下,帮助广大瑶民富裕起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