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殖民地经历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德占青岛(1897-19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92478
  • 作      者:
    朱建君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众所周知,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国家产生了整体的消极影响,但是不太为人所知的是西方殖民主义对中NA的社会、价值观、文化和认同所产生的冲击。这种冲击必然是非常地方化的:一系列新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从多种多样的西方国家输入中国,与中国大地上同样多种多样的地方行为方式、信仰体系和环境混杂在一起。
展开
精彩书摘
    清政府的外交风格的确颇为《胶州报》所诟病。朱淇的论说《读左传》①就官场上的一种观点,即认为因为没有读外国书籍而导致在办理外交时产生隔膜,提出读中国古书《左传》可以对办理外交有所裨益。他以《左传》中关于战国时期郑国子产办外交②的记载为例,说明办理外交应该遵循的原则。一是要据理力争,不能怯懦。“今日之办交涉者,唯恐措辞劲直,触外人之怒,此真是懦夫。夫今日外国虽强,中国虽弱,然较之郑之于晋,其强弱之不敌亦不过如此。观子产之明目张胆,面揭晋人之失,可见毋庸怯懦。”“办交涉之法,全凭以礼与理二者,及待之则人自悦服,非可以行贿取媚也。以行贿求媚不特无益,适足见轻耳。”二要了解外国的历史掌故、祖训、法律、约章,唯有这样才能在对外交涉中据理力辩。三要选拔了解外国情况的博学之才办理对外交涉。这篇论说指出了清政府外交中存在的三个弊病,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方法。<br>    朱淇另一篇论说《论中外政治本原之异》③则针对清廷王公大臣太后后妃公主福晋都以应酬使馆公使参赞随员及其夫人子女为务,指出其意固然在于联络外交,用心可谓良苦,但“我国在上之人全无政治思想,不知立宪与专制其政治之本原既异,则其应事接物之交际与日常往来之习尚亦迥然判若天渊,以待中国人之手段待外国人,适无疑方柄而圆其凿也”。朱淇分析,中国的势力全握在国君手里,大臣势必不理喻民间舆论而以巴结君王为能事;而立宪之国权在议院,议员因为选举受舆论影响而不敢不尽职其守,没有巴结逢迎的习俗,“今我之王公大臣妃主福晋以中国官场交际之术联络外国,以为外国之人亦可以巴结应酬之术笼络之,将以为今日之所谓外交学问亦不出此巴结应酬四字范围也,何其无识而可笑也!”朱淇进一步强调。<br>    ……
展开
目录
结论<br>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殖民地<br>二、德占青岛的展示性<br>三、研究方法<br>四、框架结构<br><br>第一章 被殖民危机与民族共同体想象<br>一、德占胶澳事件<br>二、维新派对德占胶澳事件的解读<br>三、德占胶澳事件与维新派的民族共同体想象<br>四、《清议报》中的德占胶澳<br>五、结语<br><br>第二章 青岛德国殖民统治下被想象的共同体<br>一、青岛城市空间分割与华洋分治<br>二、华人的法律地位与适用的法律体系<br>三、德占青岛华人的民族认同<br>四、结语<br><br>第三章 清政府与胶澳总督府交涉中的官方民族主义<br>一、清政府对德占青岛的基本态度<br>二、相维相制<br>三、在德占青岛挽回利权<br>四、观摩受益<br>五、结语<br><br>第四章 德占青岛的华商与民族主义<br>一、青岛华商经济力量的增长<br>二、青岛华商的身份认同<br>三、青岛华商眼中的政府<br>四、结语<br><br>第五章 德占青岛华人知识分子的民族观念<br>一、德占青岛华人报界的民族观念<br>二、德占青岛华人师生的民族情感<br>三、结语<br><br>第六章 德占青岛革命党人的民族思想<br>一、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在德占青岛的活动<br>二、孙中山的青岛观感<br>三、结语<br><br>第七章 寓青前清遗臣的民族感受与民族形象<br>一、“桃源”中的民族感受<br>二、《桃源梦》中的寓青前清遗臣形象与民族问题<br>四、结语<br><br>结论<br>一、畏羡交织的民族情感<br>二、民族认同政治<br>附录一:德占青岛知名华商和商号<br>附录二:寓居德占青岛的知名前清遗臣一览表<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