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辽夏关系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5500
  • 作      者:
    杨浣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成功尝试。全书各章,皆有提纲携领的宏观概述,又各有深入细致的考证和论析。立说宏阔而不空泛;考论精微而不细碎。作者对于辽夏关系演变的历史作了长时段(上溯下延),大空间的观察。凡对辽夏关系产生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被纳入讨论。涉及各族各政权的社会组织、政治机构、军事外交、多边贸易、国内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作者都给予程度不同的关注,阐幽发微,几无余蕴。
展开
作者简介
  杨浣,男,1975年生,甘肃天水人。1998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历史系,2001年获宁夏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曾在《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学术》等学术刊物发表有关西夏史、辽史和北方民族关系史的论文2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辽夏关系史》,本书立足的研究基点是根据辽朝政权利益和对外战略的转移来重新评估辽朝对夏政策的演变及其意义。就辽夏关系的实际情形而言,宋、金两政权是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外部力量。最初辽宋武力对抗,辽朝扶植西夏以牵制宋朝;接着宋辽缔结和平协议,宋辽联手遏制西夏图霸;之后西夏在宋朝的强硬政策下日渐衰微,辽朝为确保南北均势不被破坏,便积极支持西夏与宋朝议和;到了辽朝末期,金朝崛起并在金辽战争中势如破竹,辽朝被迫给予西夏对等政治地位以求联合抗金。本书是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成功尝试。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题旨与意义
第二节  基本史料与研究概况
一  基本史料
二  研究概况
第一章  辽夏关系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民族分布状况
第二节  政治权力格局
第三节  北族王朝性质
第二章  辽朝对境内党项的经营
第一节  辽朝对境内党项的征服过程
一  述鲁时期
二  太祖时代
三太宗以后
第二节  辽朝对境内党项的统治体制
一  部族制度下的唐古
二  属国制度下的党项
第三章  辽朝与定难军的关系
第一节  “开运元年”的冲突
第二节  “夏州事件”中的辽朝因素
第四章  辽朝对外战略与对夏政策
第一节  扶夏制宋时期(986—1005)
第二节  束夏善宋时期(1005—1067)
一  河西之争(1006—1032)
二  部族之争(1033—1068)
第三节  助夏和宋时期(1068—1120)
第四节  联夏抗金时期(1120—1125)
第五章  西辽与西夏的关系
第一节  政治关系
第二节  经济关系
第六章  宗藩关系与东西贸易
第一节  辽夏关系与东西交通
第二节  辽夏贸易中的外来商品
第三节  辽宋时期中国陆上丝路贸易的特点
第七章  辽朝对西夏的边防机构
第一节  西京诸司
第二节  西北路诸司
第三节  辽朝对西夏的边防体系
第八章  辽朝对西夏的通使制度
第一节  辽夏通使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辽朝对夏通使的规定
第三节  西夏在辽朝对外关系中的地位
第九章  宋人的辽夏观及其北疆方略的变迁
第一节  宋人对辽夏政治地位的看法
第二节  宋人对辽夏军事威胁的评估
第三节  宋人北疆方略的变迁
一  “北平幽朔,西取继迁”
二  “屈己修好,弭兵息民”
三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四  “经略银夏,复取燕云”
结论
第一节  辽夏关系的性质
第二节  辽夏关系的分期
附  辽夏通使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