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活于趣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16774
  • 作      者:
    梁启超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趣味”与“情感”,二者在梁启超的美学体系中的关系比较奇特,他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又指出,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在《人生观与科学》中也说,“生活的原动力,就是“情感”。通过这类表述文字,不难发现,“趣味”与“情感”是梁启超美学思想体系中两个极为重要并且密切相关的核心范畴,都被视为“生活的原动力”。但探讨二者之间究竟是如何互相沟通、是否可以等同、孰重孰轻等等问题,结果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展开
作者简介
  粱启超(1873-1929),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一生忧国忧民、勤奋著书、匡国济世,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女身上,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使九个儿女各有自己的成就。
展开
内容介绍
  尽管我们对梁启超的“趣味” 的层面结构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如何来界定它呢?其实,结合“情感”概念,恰恰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这里不妨先大胆给梁启超的“趣味”下 一个定义:“趣味”是人受积极、正面、能动的情感驱动而行动,且不会产 生负面的情感,仍然以积极正面的情感为结果的一种人生状态和历程。一起 来翻阅《生活于趣味》吧!
展开
精彩书摘
  今日承诗学研究会嘱托讲演,可惜我文学素养很浅薄,不能有甚么新贡 献,只好把咱们家里老古董搬出来和诸君摩拳一番,题目是“情圣杜甫”。在 讲演本题以前,有两段话应该简单说明:第一,新事物固然可爱,老古董也不可轻轻抹煞。内中艺术的古董,尤 为 有特殊价值。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不受进化法则支配的。不能说 现 代人的情感一定比古人优美,所以不能说现代人的艺术一定比古人进步。第二,用文字表出来的艺术——如诗词歌剧小说等类,多少总含有几分 国 民的性质。因为现在人类语言未能统一,无论何国的作家,总须用本国语言文字做 工具;这副工具操练得不纯熟,纵然有很丰富高妙的思想,也不能成为艺术 的表现。我根据这两种理由,希望现代研究文学的青年,对于本国二千年来的名 家 作品,着实费一番工夫去赏会他,那么,杜工部自然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 确 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 的 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 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 打 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 圣。我们研究杜工部,先要把他所 生的时代和他一生经历略叙梗概,看出他整个的人格:两晋六朝几百 年间,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混成时 代,中原被异族侵入,搀杂许多新 民族的血;江南则因中原旧家次第 迁渡,把原住民的文化提高了。当 时文艺上南北派的痕迹显然,北派 真率悲壮,南派整齐柔婉,在古乐 府里头,最可以看出这分野。唐朝 民族化合作用,经过完成了,政治 上统一,影响及于文艺,自然会把 两派特性合冶一炉,形成大民族的 新美。初唐是黎明时代,盛唐正是 成熟时代。内中玄宗开元间四十年 太平,正孕育出中国艺术史上黄金 时代。到天宝之乱,黄金忽变为黑 灰。时事变迁之剧,未有其比。当时蕴蓄深厚的文学界,受了这种激刺,益发波谰壮阔。杜工部正是这 个 时代的骄儿。他是河南人,生当玄宗开元之初。早年漫游四方,大河以北都有他足迹,同时大文学家李太白、高达夫,都是他的挚友。中年值安禄山之乱,从贼中 逃 出,跑到甘肃的灵武谒见肃宗,补了个“抬遗”的官,不久告假回家。又碰 着 饥荒,在陕西的同谷县,几乎饿死。后来流落到四川,依一位故人严武。严 武 死后,四川又乱,他避难到湖南,在路上死了。他有两位兄弟,一位妹子,都 因乱离难得见面。他和他的夫人也常常隔离,他一个小儿子,因饥荒饿死,两 个大儿子,晚年跟着他在四川。他一生简单的经历,大略如此。P3-4 
展开
目录
美学的散步(代总序)
编者前记
第一编 含英咀华
情圣杜甫
屈原研究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节选)
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节选)
翻译文学与佛典(节选)
《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
美术与科学
美术与生活
书法在美术上的价值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译印政治小说序
作文教学法(节选)
第二编 趣味人生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学问之趣味
“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人生目的何在
最苦与最乐
敬业与乐业
人生观与科学——对于张、丁论战的批评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什么是文化
惟心
知命尽性(六月二十一日在孔教会讲演)
《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欧游心影录(节选)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在蔡松坡先生追悼会场演说词
在陈师曾追悼会之演说
第三编 燕语呢喃
致李蕙仙书
致梁思顺书
致梁思成书
致孩子们书
致梁思成书
致孩子们书
致孩子们书
致孩子们书
致梁思顺书
致孩子们书
给孩子们书
致梁思成、林徽音书
致梁思顺书
致梁思成、林徽音书
第四编 吟咏情性
寄内四首
去国行厂
读陆放翁集(四首)
壮别二十六首
太平洋遇雨
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
广诗中八贤歌(八首)
铁血
澳亚归舟杂兴(四首)
自励二首
志未酬
举国皆我敌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秋夜
爱国歌四章
台湾竹枝词(十首)
水调歌头
满江红·赠魏二
菩萨曼
如梦令
洞仙歌·中秋寄内
长亭怨慢
蝶恋花·感春(游台湾作)
虞美人·自题小影寄思顺
好事近·代思礼题小影寄思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