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帝国60年:一个伟大国家的忍辱负重与浩然崛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39285
  • 作      者:
    鹤阑珊著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帝国60年:一个用60年时间奠定中华文明领先世界2000年基础的神话》时重现“汉唐旧梦”的史诗力作,全面描绘大汉开国60年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细说帝国宫廷、外交、财政、军事和人的心灵困局与转折。
  大气的文字述说中国文明一个高峰——大汉王朝的少年成长史,这里有阴谋、秘闻、内斗、血腥,但更有坚韧、承担和忍辱负重与积极奋斗!
  或许距今2000多年的汉朝发生的事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没有关系;或许读历史在忙碌的今天完全是一种;或许你还有很多不想关心久远过去的理由。
  可是,历史中的人也是鲜活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现实麻烦与心灵困境,他们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生活,或者被生活打败,《帝国60年:一个用60年时间奠定中华文明领先世界2000年基础的神话》向你展示的正是当初那个宏大背景下,人们是如何为现实和生活而努力的积极精神!
  穿越到汉朝,了解历史能够带给你面对艰难时的担当与坚毅;重温2000年前的故事,让自己休闲之时完成一段感受奇异的时空之旅。
展开
作者简介
  鹤阑珊,70年代生人,自诩为“黄仁宇门下走狗”,擅长中国历史的“人民”史和“片块”史。文笔具有浓厚历史感,语言流畅,叙述清晰。将宏大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多以小事件引出惊天大案,如讲故事一般,完美演绎历史世界中的曲折婉转,重现千百年前的风云变幻与世态人心。已出版《一生俯首拜阳明》、《帝国60年》、《天朝的狂欢:义和团运动兴衰史》等颇受好评的历史类读物。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这60年里,皇帝由一个“痞子”变成了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深谋远虑的真正男人;
  长安的未央宫里时不时出现女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和男人争夺帝位的无情阴谋;
  无数带着理想的青年漂泊异乡,走入城市,却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洗礼;
  功高震主的功勋之臣被清洗,资历深厚的贵族日渐没落,财大势大的诸侯日益不安分;
  一个强大的邻居觊觎着中原的财富和美女,毫无理由地发动战争,烧杀抢掠……
  同样在这60年里,一批“老谋深算”的精英用自己的“馊主意”让国家一天天稳定;
  众多没有资历和经验的年轻人用热情为朝廷出谋划策,甚至不惜生命;
  一位年轻的皇帝扔掉了爱情和“祖宗规矩”,“我行我素”地实践自己的帝国之梦;
  这个曾经贫弱的国家,竟然创造出了令人震惊的财富和雄厚国力,走向了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雁门太守冯敬
  冯敬死于大汉帝国六十年,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六十年为一甲子,具有某种神秘的气息。仅在八年后,汉武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开战。这足以说明,帝国在六十年四位领导人的指导下,和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汉帝国有了改变外交政策的能力,所以,复仇势在必行。
  一
  公元前142年阴历三月,汉帝国雁门太守冯敬在匈奴军队的进攻下壮烈殉国。冯敬的不在人间,使汉帝国近60年来用尊贵的女人和庞大的资财以换取和平的愿望再一次被击碎。无论皇帝还是平民都需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一外交政策是否需要改变,在帝国已建立六十年的时候是否已具备了改变的能力。
  至少在冯敬入土为安后,没有人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景帝当时已重病在床,再有一年,他将和冯敬一样永远地离开人间。直到八年后,他的儿子武帝才用实际行动解答了这个困扰先辈近60年的问题。建国之初确定并执行如一的“和亲政策”因武帝向匈奴开战而不废而废。
  一个隐而不现的规律是,但凡一位奠定帝国基调并将影响力渗透到帝国政治生活中的开国帝王,所留下的政治遗产都或多或少地被他的后任继承并发扬光大。“和亲政策”从制定初衷而言绝对是一项优秀的政策,但却只经过四代帝王的“发扬”就宣告结束。在武帝龙御上宾后,“和亲政策”虽再度归来,意义却已大不相同。如果不是武帝时的汉帝国已经具备了改变这项政策的想法和能力,那么就是高祖皇帝在制订这项政策时有所苦衷。
  由冯敬之死上溯到60年前的前202年,高祖皇帝击败优秀的对手项羽而定鼎中原。两年后,在边境负责防御匈奴任务的韩王信突然叛国,凭借熟悉帝国地形的优势与匈奴联合势如破竹一直进军到晋阳。局势危急,高祖皇帝只好御驾亲征。由于天气恶劣,加上指挥官高祖皇帝轻敌冒进,所带领的一支先头部队被匈奴诱困于平城白登,身为主力部队的步兵没有及时赶到,等于提前退出了战场。
  高祖皇帝感到了恐惧,亲征前的意气风发变成了绝望。这场战役在汉帝国历史上被当作耻辱屡屡提及,却很少有人指责高祖的轻敌冒进。早在战争未开时,高祖皇帝十次派出使者到匈奴“视察”,十人回来的报告都是可以开战。只有一人在第十一次“视察”匈奴后认为不可战,此人叫刘敬。两年前,高祖皇帝建国时,他以戍卒的身份向高祖皇帝建议建都长安而得到重用。
  在白登,高祖皇帝对没有听从刘敬的意见而深深懊悔。随行的谋士陈平面不改色,这位帝国最富有智慧的谋士仿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把任何事起死回生。他请求高祖皇帝让自己只身赴敌方军营,并保证马到成功。
  许多年后,匈奴故意露出一角让高祖众人飞驰而出的原因始终是个谜。所以,陈平只身赴匈奴军营面见匈奴单于的老婆所使用的计策也就成了“秘计”而不被天下人知。史书分析说,韩王信另外两个与匈奴约定本该露面的叛将却始终没有露面,匈奴担心两人会重新回归汉营,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放掉了高祖。这一分析即使属实,民间也始终相信是陈平与匈奴单于老婆的那次密谈解了白登之围。高祖抽身而退后,对刘敬的欣赏与对匈奴的惧恨与日俱增。
  按刘敬的说法,匈奴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号召起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三十万,汉帝国初建,没有实力与这样的一个国家理会。武力已经被毫无悬念的排除,那么用战国以来风行的“仁义之说”作为武器又如何呢?这是中原政权在武力不允许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的另一种策略。但刘敬认为,这种策略仍旧不可行。一个最清晰的证据是,当今的匈奴单于冒顿是杀父自立,并将自己的老母当成妻子,并且这已成为匈奴国的显风俗。受这种风俗影响下的人根本不懂“礼义廉耻”为何物,教化之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边境太守之死
第二章 帝制时代的祖宗
第三章 吕后当权——一个女人的为政方略
第四章 贾谊——一个伟大王朝必需的忠烈
第五章 晁错之死
第六章 虽远必诛
第七章 武帝传奇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