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废黜自我: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及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58102
  • 作      者:
    (美)沃伦·布雷克曼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丛书通过对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梳理和译介,试图从国外马克思学主要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多个层面,揭示国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新阶段和新特点,以期为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理论参照,为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哲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理论空间。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外马克思学译丛:废黜自我(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及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从对于人格和自我的讨论出发,就宗教神学、政治神学、费尔巴哈理论、马克思等学者及学派关于人和人格的论述进行讨论,分析其异同点,进而找出自我理论发展的线索及路程,观点鲜明,线索清晰,理论跨度大,对于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及国外社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魏斯从来没有真正站在一个完全相反的立场上与黑格尔进行较量,但在他看来,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完成和纠正唯心主义,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赞同黑格尔将绝对精神描述为纯粹的主体性,但他拒不认为绝对精神与生动的个人上帝是完全等同的。魏斯认为,黑格尔将上帝视为纯粹的主体性,为人格理念的出场创造了可能性条件,但他始终纠缠的那个作为“普遍性之精神”的“神灵”(Gottheit)概念②,却将上帝的“客观的”存在降格为一种普遍的主体性。魏斯要去发展的,是一种积极的个人上帝的概念,为此,他吸收了黑格尔的思想史方法,但采取了一种不同的论述方式,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同黑格尔的这样一种看法,即与其他观念相比,人们所讲的上帝的观念在精神史上获得了更多的说明。但黑格尔的哲学主要是强调人的意志在上帝面前的自我证明,而魏斯的哲学却是强调对一个已然存在的超验的个人上帝观念的理性发现。在解读黑格尔并由此而确立起他的推论基础的过程中,魏斯注意到一种在黑格尔思辨的宗教哲学中凸现出来的稍显稚嫩的个人上帝观念,并由,此发现了一种“真实的基督教正统理念的直觉”③,以及一种对黑格尔绝对主体性概念的半信半疑的理解,这让魏斯能够继续将宗教哲学与正统理念对接起来。
  正如沃尔特·舒尔茨所观察到的那样,魏斯从理性中抽引出个人上帝的观念,并没有使他就此超越唯心主义哲学。④魏斯将神学与残损的哲学混合在一起,最终招来了其他一些哲学家的批评,如谢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而魏斯的同道小费希特甚至抱怨,魏斯与黑格尔派并无二致,因为他将个人上帝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末端。对于小费希特来说,上帝应该是一个起点。①理性和经验在个人上帝之证明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是使小费希特与魏斯分道扬镳的一个质点。魏斯认为经验扮演的只是一种补充性的角色,于是在他看来,上帝在宗教经验中的在场,使有神论者之人格观念的哲学发现被放大。小费希特拒绝接受这样一种调和理性与信仰的准黑格尔主义哲学模式,他要求完全从经验中开引出那种“初生的理性的人格概念”,而经验在他看来是知识的唯一来源。②饶有趣味的是,对于经验和精神因素的不同程度的强调,预设了19世纪经验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分野,即便是小费希特选择的特定事实并不直接与经验主义发生关联。③对于小费希特来说,宗教经验是最高的心理学事实;他进而又说,它也是最高的世界的事实,因为它被证明是历史中最厚重的、最有创造性的力量。④循着心理学和历史中的“事实”,小费希特发现了最高的绝对即个人上帝,人类只能通过上帝在世间的启示而获得后验的知识。⑤
  不管存在多大的差异,小费希特和魏斯还是一致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都强烈要求重申有神论之人格原则,并以此对抗黑格尔所谓的泛神论和泛逻辑主义,同时也是因为他们都强调以个人上帝的原则来捍卫在黑格尔哲学中遭到严重伤害的有限的人类自由。雅克比通过反对他在理性主义哲学中察觉到的“虚无主义”来捍卫一个有神论的人格概念;与此大致相仿,反黑格尔主义哲学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一种建立在个人上帝与人类主体之相似性基础之上的个体主义。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政治和宗教中的自我
二、关于人格的争论
三、语境和意义

第一章 唯心主义的终结:从虚无主义到实证哲学
一、泛神论的争论
二、唯心主义中的宗教和自我的知识
三、黑格尔思辨神学的回归
四、虔诚派与正统派对黑格尔的攻击
五、思辨的有神论者
六、谢林的实证哲学

第二章 至上的君主与复辟的政治神学
一、世俗化和政治话语
二、个人主义和复辟政治学
三、黑格尔基督教观念的世俗化
四、19世纪30年代反黑格尔主义的政治学:弗里德里希·斯塔与实证的国家哲学

第三章 费尔巴哈和基督教市民社会
一、费尔巴哈早期的黑格尔主义
二、不朽与个人上帝
三、费尔巴哈对弗里德里希·斯塔尔的批判
四、人格之宗教哲学论辩的终结

第四章 人格的社会和政治话语:1835-1840
一、斯特劳斯争论与黑格尔右派的缺陷
二、黑格尔左派的谴责与激进化
三、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人和社会问题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新基督教
五、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六、爱德华·甘斯与圣西门的黑格尔化

第五章 泛神论、社会问题以及第三时代
一、泛神论与社会预言
二、契希考夫斯基:知觉论与唯心论
三、海涅的世俗上帝的民主
四、赫斯一斯宾诺莎式的共产主义
五、费尔巴哈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吗
六、新教及其病态的世俗化
七、基督教市民社会的克服
八、费尔巴哈的政治学

第六章 卢格:激进的民主和人格的政治(1838-1843)
第七章 卡尔·马克思:从社会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
结语
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