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真伪问题概览
自从忒拉叙洛斯(Thrasyllus)在公元1世纪初编定柏拉图著作的“全集”后,这36篇作品,即35篇对话和书信(共13封,合算作1篇),在古代就很少遭到怀疑(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斯除外)。但到近代以后,尤其是19世纪以来,绝大部分柏拉图著作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学者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纷纷宣称古人笃信不疑的经典名篇其实不过是“伪作”。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苦心证明”那些著作乃是柏拉图的“真作”。
由此可见,柏拉图著作的真伪问题与所谓的“荷马问题”、“圣经问题”和“苏格拉底问题”一样,主要不是纯粹的学术考据问题,而是“现代性”的义理问题,只有在一个疑古成风以求证当今之是、打倒偶像以凸现自我之高明的“现代”,才显得如此多姿多彩。这种看似鲜艳的学术花朵背后隐藏着极其破败凋零的思想世界,上述所谓的种种“问题”正是开放在现代性荒原上的“恶之花”。我们并不否认“考订”(athelizing)在学术上的价值,毕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乃是学术的根基。但“考订”蜕化为“怀疑”,并成为虚无主义的帮凶之后,它所取得的有限成就丝毫无法抵消它所造的罪孽,其旨趣和成就也就湮没不闻甚至荡然无存了。
有了这番预备性的考察后,我们在反思这个现代性问题时,也许才不至于重蹈覆辙。我们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而全盘否定现代学术尤其在考订方面的成就,但同时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这个“真伪”问题的怪异乃至病态的背景,俾使自己不落入现代性的泥沼:我们之所以不得不再次提起这个危险的“真伪”问题,恰恰就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更恰当地说,就是为了摆脱一种思想的梦魇(尽管它恰恰就是邪恶的盛宴),超越一种已经让人误入歧途的思维方式,重新把心灵纳入古人开创出的高明之道中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