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发展史的分期,并不等于必须完全废掉王朝的划分不可,防止极左路线。如仍可讲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哲学分期与历史分期不必全同,意识可以落后于存在。学术思想学派的兴起、兴盛、衰落等也是一种分期,但是必须在总的指导思想上服从社会发展史的分期,因为社会发展史的分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应用,是按生产方式来分的,是科学的哲学史研究者必须遵守的。二十四史就是按王朝的先后来分的,除《史记》是通史,也有两种的,如唐、五代、元。《史记》有年表、月表、春秋大事年表、中外大事年表。
但是也不要形而上学地看问题,因为人们的思想往往有落后于时代的,如辛亥革命以后,有人主张复辟帝制,现在也有人在向往资本主义制度、甚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同时也有启蒙先驱。
我们研究哲学史的资料必须按时代的先后。人必须注意他的生卒年月(历代名人生卒年表),也是为此。中国历史的编年体,如《春秋》、《资治通鉴》,佛教史多用编年体的,如《历代三宝记》(隋费长房)、宋志磐《佛祖统论》(以天台宗为主,内有《法志通塞志》,编年体,自释迦至宋)、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近代受西方影响,有各种《年鉴》。
分期的不平衡。这种分期大的是时代思潮,小的个人的思想也是如此。古代思想、近代思想,如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孙中山有改良主义时期(1905年)、革命时期和共产主义接触时期。鲁迅有前期、后期。近代历史变得快,尤其要注意分期,一个人也有几度转变。毛主席也有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以后之分,《毛泽东选集》也是按革命时期分排的。
现在一般人也常说“五四”前、“五四”后,新中国成立前怎样、新中国成立后怎样。生来一贯正确是一种形上学,是错误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