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66183
  • 作      者:
    李祥俊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祥俊,男,1966年7月出生,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汉代哲学、宋代哲学、现当代中国哲学。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宋哲学的学派冲突与问题争论”、“南宋哲学的学派冲突与问题争论”、“秦汉时期基本价值观的确立与演变”、“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等。出版专著《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道通于一:北宋哲学思潮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现时代》,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等,人选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展开
内容介绍
  《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注重思想史研究与学术史研究相结合,将其问题意识的思考放到其所依托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脉络中,考察他是如何利用古今、中西的学术资源来解决学术问题的,确定其思想的原初范式与变革内涵、变革方式。熊十力的内圣学脱胎于佛教唯识学又关联着儒家《易》学,而他的外王学则借助于儒家经学的形式,两者都呈现出思想创新与学术传承之间融为一体的态势,需要细致地加以分疏,从中国传统学术的内在脉络中真切把握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的依据与新变。
展开
精彩书摘
  《唯识论》的《唯识》章相比于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中的相应论述,又有了新的变化,即在论述四缘中的因缘时,明确批评旧说而提出自己的新诠释。“熊十力日:吾非印许护法种子论者。故言因缘,不敢苟同旧说。吾姑为因缘界训日:若法方起,原为自动,即依自动,假说因缘。岂谓别有实法,亲生自果,方予因名。夫识者,念念新新而起,即是念念新新之自动。何以言其为自动耶?识以了别为特征,虽凭官能俱起,而不与官能齐其钝,即非官能副产物;虽藉境界俱起,而不与境界同其碍,即非境界副产物。故识起即其自动,不由他动。……自动之谓因,因孰有大于此者乎?”①这是批评护法把决定性因果关系应用于现象界,而主张决定性因果关系只能适用于超越的本体与包括心、物在内的现象存在之间,这就把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中已经提出的新思路作了进一步明确的概括。《唯识》章章末批评护法体用两截和欧阳竞无的二重体用论,提出了自己即体而言用的观点,已开了后来体用不二说的先河。
  就1930年前后的《唯识论》与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的总体差别而言,在结构安排上,新著相比于旧作有增有减,增的是开头部分的《辩术》章,减的是不但像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一样缺乏心法部分的论述,而且关于色法的论述也是有目无文。而从思想内容上看,《辩术》章的打头和《唯识》章关于因缘的明确新界定,都显示出熊十力对自己在理论上和唯识学的差别有了更加自觉的认识,但相较于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对1923年的《唯识学概论》在理论上的突破而言,1930年前后的《唯识论》与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区别并不大,其中的《转变》《功能》两章基本相同,而《色法》一章则有目无文。
  熊十力在书中将《唯识论》与1923年、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作比较,称“此书前卷,初稿次稿,以壬戌、丙寅,先后授于北京大学。今此视初稿,则主张根本变异;视次稿,亦易十之三四云”。②这对于《唯识论》的自我评价稍有过高之嫌,它在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的演进过程中是远不能和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相比的。《唯识论》和1926年的《唯识学概论》一样是未完成本,且更为残缺,显然是熊十力在理论上有了新的更大规模的突破,所以已无法按照原来的框架修改,而需要重新创论了。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熊十力的生平、著述与思想演进
二、熊十力思想研究状况概述
三、本书关于熊十力思想研究的思考

第一章 因果与体用: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建构探秘
一、熊十力的问题意识及其引发的因果、体用两种存在论模式
二、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建构历程考辨
三、熊十力关于唯识学四缘论的创造性诠释
四、因缘论变革与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
五、熊十力关于因果与体用两种存在论模式的论述
六、本体论问题与熊十力体用论的理论建树

第二章 性智、量智与涵养:熊十力量论的思想内涵与理论推衍
一、熊十力量论思想内涵的演进
二、生命体验与熊十力的本体认识论
三、性智、量智的分合及熊十力对科学真理的融摄
四、熊十力对中国传统心性涵养之学的回归与阐发
五、熊十力量论的内在结构与理论意义

第三章 批判、回归与新变:熊十力外王学的演进历程
一、《心书》:儒家外王学的批判与回归
二、《十力语要》:儒家外王学的理论分疏与发现经典
三、《读经示要》:儒家经学外王学的系统建构
四、《韩非子评论》《论张江陵》《论六经》:时代更化之际的思考
五、《原儒》:儒家经学外王学体系的新建构

第四章 出佛原儒、会通中西:熊十力的学术观与思想归趣
一、熊十力佛学批判的理论与进程
二、熊十力儒学回归的心路历程与思想演进
三、熊十力会通中西的哲学观与中国哲学观
四、熊十力学术思想形态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