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倾听: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感知范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25721
  • 作      者:
    耿幼壮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耿幼壮,美国俄亥俄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汉学》主编、《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主编,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文论与比较文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跨学科研究与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西方文论概览》(合著,2013)、《圣痕:基督教与西方艺术》(2009)、《书写的神话:两方文化中的文学》(2006)、《破碎的痕迹一一重读西方艺术史》(2005)、《女性主义》(2003)。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倾听: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感知范式》关注的是西方文化传统中感知范式的转变,其理论前提是曾经有过一种基于凝视之上的形而上学感知范式。基于对一些当代西方思想家观点的论述,《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倾听: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感知范式》大致呈现了一种建立在倾听之上的新感知范式在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形成、发展与确立。对于听觉在新的感知范式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于音乐崇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逐渐取代偶像崇拜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对于倾听这一概念在当代西方人文学诸学科中的普遍运用和相互作用,《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倾听: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感知范式》都做了尽可能充分的讨论和阐发。
展开
精彩书摘
  ①这也让我们想起了德勒兹的《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在那部著作中,其文字部分由17节,或者说17个标题段落组成,贯穿其中的是一种整体运动,即从对培根作品的具体分析开始,不断进入到对艺术史的思考,同时展开为德勒兹自己的更具普遍意义的艺术哲学思想。该书英译者甚至认为:这本书的“文本是以一种准音乐的方式加以结构的,分成17个各自展开概念的模进,就好像是旋律线,它们之间又不断进入更为复杂的对位关系,一起构成了一种与培根的感觉结构平行发展的概念结构”。②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德勒兹与海德格尔之间的精神联系。不仅如此,如瓦莱加一诺伊指出的:“为了倾听《哲学论稿》的‘宏大赋格,,除了其他的要求,我们需要学习重复的艺术:我们需要学习用这样一种方式演奏思维运动的重复,以使重复出现的东西每一次对于我们来说和与我们一起都是新的。”③而且,如果说《哲学论稿》具有音乐的结构,“一部音乐作品除非被演出才算是音乐。与之相似,《哲学论稿》的生命也存在于一种演出性的阅读和倾听之中”。④不难发现,这种演出性的阅读和倾听正是尼采试图赋予其著作的一种文本特性。其实,尼采对于自己著作的讨论,拉孔一拉巴特对于尼采的讨论,德里达对于拉孔一拉巴特的讨论,以及安娜·杜弗勒芒特尔对于德里达的讨论,瓦莱加一诺伊对于海德格尔的讨论,所谈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如何使语言言说自身,从而使运思作为一个诗性的事件为人们所体验到,即,被加以阅读和倾听。
  在后期海德格尔那里,倾听的对象有明显的转变,从早期作为存在方式的领会中的倾听他人和召唤与回应结构中的倾听此在自身,经由中期的倾听运思与诗化的展开,越来越倾向于倾听语言自身。在1930年代的转向之后,荷尔德林成为海德格尔心目中最伟大的诗人,成为哲学运思和诗化的最高代表。正是在《哲学论稿》中,海德格尔不吝一切优美的言辞,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位诗人的赞美与推崇。
  ……
展开
目录
总序 当代西方思想对传统论题的重构
引论 开始倾听
第一章 倾听存在的呼声——哲学的诗化
1.尼采的耳朵
2.海德格尔的语言

第二章 倾听他者的言说——解构主义的伦理学转向
1.勒维纳斯的面容
2.德里达的好客

第三章 倾听上帝的召唤——现象学的神学转向
1.马里翁的应答
2.克里田的祈祷

第四章 倾听静寂的词语——文学的沉默
1.布朗肖的诗学
2.阿冈本的死语言

第五章 倾听杂乱的乐音——音乐的审美一政治学
1.阿多诺的音乐哲学
2.拉孔-拉巴特、巴丢和齐泽克的“瓦格纳事件”
结语回到倾听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