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何要虚心,只因为人心有私,“人惟有私意,圣贤所以留千言万语,以扫涤人私意。使人人全得恻隐、羞恶之心,六经不作可也,里面着一点私意不得”(同上)。那么人们能否做到不留一点私意,完全像一张白板一样去读圣贤书呢?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朱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要人看书时要以书观书,以物观物,不可先立己见,只是表明一种态度,事实上在对经典的理解上是不可能没有读者自己的“前理解”的,人们在读书时事实上总是以已有的知识作为自己的“前理解”,并以此进入诠释的循环的。关于理解活动中的“前理解”问题,西方的诠释理论有较为详尽的论述。伽达默尔认为,在理解活动中,理解主体永远不可能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观立场,能被理解的东西只是语言,就是说,理解是以语言为媒介而得以实现的。理解的本质就在于,主体将自己所掌握的、所熟悉的语言投射到被理解的对象上,融人其中,到达对陌生对象语言的理解。就此而言,理解所实现的乃是主体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对对象的重新建构。主体是生活在他那个时代的语言系统之中的,这个语言系统表征着一定的世界观念,它们构成了主体独特的视界。主体的视界是先于理解的一种“前理解”,是理解的必要前提。就是说,语言不是作为纯粹的理解工具进入被理解的对象,进入历史的,它还包含有理解主体的视界,从而使理解永远不能彻底地摆脱主体的主观性。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防止这种主观性滑入主观随意性。
在西方的理解理论中,是把理解看做一种有根本关系的操作,我们理解某物是靠我们将它们与我们已知的某物作比较。我们所理解的东西自身就构成了系统的统一体,或由部分组成的诠释学循环。此循环作为一个整体规定着个体的部分,部分相结合又构成这个循环。一切理解的循环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循环,并且,在这里没有真正的起点。但这不意味着部分与整体在这个循环中具有同等的意义,理解循环的基本原则是整体主义。我们能够进入理解的循环在于我们所拥有的前理解,这个前结构在本质上是整体的。事实上,只要我们开始理解,我们就已经携带着自己的整体性进入了理解的循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