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习录:插图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617599
  • 作      者:
    王阳明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本套丛书从千余种传世经典中慎重精选,以《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为依据,巧妙地以家庭为阅读单位,定名为“家藏四库”。同时,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以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解读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文史学界权威联合推荐,更有中国古典文学界顶级学者傅璇琮教授特别作序推荐。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
  ★选字注音、注释译文详解、古板画配图图说,多样化的功能设置,清扫阅读障碍。
  ★弥缺补遗,在原有的家藏四库版本基础上,将原精华选本增补为全本、全解。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传习录(插图本)》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家藏四库系列:传习录(插图本)》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展开
精彩书评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万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展开
精彩书摘
  困知勉行:因遇困而求知,并勉力践行。
  天是性之原:指人的本性是天然存在的。
  “惟天下”句:只有做到至诚,才能充分发挥天性,才能理解天地化育之境。语出《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影影:隐约的样子。
  不诚无物:“诚”是万物存在的前提和规律,没有“诚”就不存在万物。语出《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译文
  徐爱我问:“昨天听先生关于‘止至善’的教诲,已经觉得有的放矢了。但是和朱熹先生的‘格物’观点,想想总是不能契合。”
  先生说:“格物是为‘止至善’而下的功夫。既然理解了至善,也就理解了格物。”
  徐爱我说:“昨天根据先生的教诲,来考察格物之说,似乎也了解了大概。但是朱熹的观点,在《尚书》的‘精一’,《论语》的‘博约’,《孟子》的‘尽心知性’当中都能找到印证,所以还没有消除疑问。”
  先生说:“子夏笃信圣人,曾子从自身寻找原因。笃信固然没错,但是不如从自身寻求那样切实。现在心中还有疑惑,怎么还能被过去的说法所束缚,不向内心寻求呢?就像是朱熹那样的人,他虽然尊信程颐,但是对于那些不合己意的地方,又何曾盲从?精一、博约、尽心,本就和我的观点契合,朱熹的格物观点,则未免牵强附会,而不是《大学》的真正宗旨。精是为一下的功夫,博是为约下的功夫。明白了仁之后,对于知行合一这个观点,就可以用一句话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者的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者的事情。‘天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者做的事。朱熹错误地解释格物,是因为他把意思弄反了,认为尽心知性即是通过体察事物来认知义理,要初学者去像圣人那样做到生知安行。那怎么可能做到?”
  徐爱我问:“尽心知性,为什么是生知安行者做的事?”
  先生说:“性是心的根本,天是性的本原,尽心就是尽性。《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是指尚未充分发挥天性。‘知天’的‘知’与‘知州’、‘知县’的‘知’同义,指的是自己分内的事,是自身与天合而为一。对天像儿子对父亲那样,像臣子对君主那样。要恭敬奉承,才能没有闪失,这样与天依然并非一体。这就是圣人与贤人的区别。至于无论夭寿都坚持不变,是教诲人一心为善,不能因命运和寿命而改变为善之心。只要去修身养气静待天命,命运和寿命都有天命安排。我也不必为此动心。侍奉上天虽然与天并非一体,但是已经看到天就在面前。静待天命,就像未曾谋面,而在这里等候一样。这就是初学者立心的开端,有遇困求知、勉力而行的意义在这里。而今却做反了,所以才使得学者无处入手。
  ……
展开
目录
传习录上 
徐爱录
徐爱引言
徐爱跋
门人陆澄录
门人薛侃录
传习录中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钱德洪跋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答聂文蔚书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传习录下 
门人陈九川录
门人黄直录
门人黄修易录
门人黄省曾录
钱德洪序
门人黄以方录
钱德洪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