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德奥战俘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453299
  • 作      者:
    李学通,古为明编著
  • 出 版 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远离战火的中国也宣布参战,敌国德、奥在华军事人员自然成为中国的战俘。这段历史,已被遗忘,但李学通、古为明二君“发掘”出1919年由中国“俘虏情报局”编印的《中华民国八年俘虏起居写真集》,并详加注释,填补了这一段记忆的空白。
  这是一战时期鲜为人知的尘封往事;这是一群在中国受善待的德奥战俘;这是人类灾难史中一缕温暖的斜阳;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展现出的大国姿态。本书用大量珍贵历史照片,为您讲述这鲜为人知的故事。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学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近代史资料》主编。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从事史料整理及近代史研究工作20余年,曾参与编纂《北洋军阀》(1912-1928)、《抗日战争》等大型史料集。近年整理编辑有《科学与工业化》、《翁文灏日记》(合编),发表研究著作《书生从政》、《幻灭的梦》、《翁文灏年谱》及论文数十篇。
  古为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77-1982年在西藏工作,自1 984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代史所图书馆工作,1998年起任《近代史资料》编辑。目前主要从事史料编辑和抗战时期救助难童史事研究,发表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千余名德国、奥地利战俘,在中国的俘虏收容所里,在那曾经的皇家园林、行宫之中,在东北的茫茫雪原之上,踢足球、打网球、荡秋千、玩保龄,悠然惬意地享受着贵族般的生活。他们为何来到中国?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一段迄今为止尚未全部揭开的秘密,这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历史,这是人类灾难史中一缕温暖的斜阳。《中国德奥战俘营》用大量珍贵历史照片,为您讲述这鲜为人知的故事。
展开
精彩书摘
  鲜为人知的战俘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这样一部上下两册的影集:《中华民国八年俘虏起居与真集》。书是1919年编印的,编者是“俘虏情报局”。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至今已经九十余年了。硬壳精装、书脊包皮压花烫金、切口和封面文字也都烫金印制的影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印制工艺,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非常精美了。在当下的时代,各式各样印制精美的写真集也不再是明星们的专利。然而。将“战俘”与“写真集”联系在一起,确实还是第一次看到。我甚至很感叹编印者们当年的举动——这个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有震撼力的创意。
  这是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往事,这是一群来自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俘,这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历史,这是人类灾难史中一缕温暖的斜阳。尽管笔者从事的是历史学专业工作,可是影集里的故事,此前我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且这本《中华民国八年俘虏起居写真集》几乎是纯粹的影集,有史料价值的文字极少。而随着最后一名一战老兵——英国人哈里·帕奇于2009年7月25日去世。岁月的尘埃已将那段活鲜的记忆全部掩埋。这更勾起我们考证其原委,一探历史究竟的兴趣。
  很快,我们发现,这本写真集还曾在马运增等人编著、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被提到一笔,虽然仅仅是一句话。此外,到目前为止,我们再也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这部写真集的历史记录。
展开
目录
鲜为人知的战俘
朗润园里的囚徒
万寿寺里的美好时光
从天津到北京——西苑新所
战俘医院
最早的收容所——南京俘虏收容所
吉林俘虏收容所
黑龙江海伦收容所
黑龙江龙江收容所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