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长城:徐州会战》:
11月28日,陶德曼在汉口拜访了行政院院长孔祥熙,转达了广田的通知。次日,他又与中国外交部长王宠惠举行会谈,加紧进行调停活动。12月2日,中国外交次长徐谟陪同陶德曼返回南京,会见留守在那里的蒋介石。在会见陶德曼之前,蒋介石召集了在南京的高级军政人员会议,征求大家对日方和谈条件的意见。与会者均认为,日本没有要求成立华北自治政权,没有要求承认伪满,也没有要求赔款,条件不算苛刻。蒋介石也认为日本提出的条件并非亡国条件,决定接受德国调停,与日本议和。12月2日下午17时,蒋介石会见了陶德曼,感谢德国为调停中日战争所进行的努力,并表示中国已准备接受调停。12月7日,狄克逊将德国有关调停问题所做的工作汇总为“调停史记”,提交给广田。但是广田突然表示,由于一个月前日本还没有获得军事上的决定性胜利,而目前战场形势已发生转变,南京陷落在即,因此11月22日建议的和谈条件已经过时。
12月8日,日本召开首相、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外相的四相会议,研究对华战略。尽管当时日本政府和军方中都有所谓的软、硬两派,但无论哪派,都是想通过对中国施加压力而使之屈服,所不同的无非就是施加何种压力而已。
12月13日,南京沦陷。这使日本国内主战派的势力猛然抬头,从12月14日起召开的日本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一连举行了4天,才通过了决议。19日根据这一决议确定了外务省方案。这一方案随即在21日的内阁会议上通过,并于22日由广田交给了狄克逊。这个方案对原来的条件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四项更为苛刻的和平条件,包括“一、中国应放弃容共和反抗日、满的政策,对日、满两国的防共政策予以协助;二、在必要地区设置非武装地带并在该地区内的各个地方设置特殊机构;三、在日、满、华三国间,签订密切的经济协定;四、中国应对帝国赔款”。日本同时还要求在华北、内蒙和华中的一定地区,为了起保证作用,应在必要期间内驻扎日本军队。在签订有关以上各项协定后,再签订停战协定。
看到日本的第二次和平条件后,连狄克逊大使都感到太过分了,他认为中国政府是完全不可能接受这些条件的。但德国政府还是要求陶德曼继续进行调停中日战争的努力。虽然德国希望充当调解人促成中日和平,但由于南京的失守让日本军部的主战势力变得非常强大,日本政府已彻底丧失对军方的控制,中日之间已不存在任何媾和的可能。德国先前的努力也化作了泡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