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意象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封建时代,儒家文化不仅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还渗入国民的血液中,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儒家文化依据道德准则,对人做出不同类型的价值判断。比如说,把人及其行为划分为善(君子)或恶(小人)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包含着各自不同的人格和精神境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儒家思想的强大影响下,戏曲演员也顺从了这种“主流”意识,并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许多类型化人物。戏曲演员在塑造正面人物时常用仰视的表现方法,使人物的道德品质尽可能完美;在塑造反面人物时则用俯视的表现方法,使人物的道德品质尽可能卑劣。戏曲演员塑造道德品质恶劣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为了从反面来衬托正面人物美好的道德情操。反面人物的道德品质越恶劣,越能以恶衬善,以丑映美,使正面人物的道德品质显得更加完美。如在秦桧的衬映下,岳飞忠君报国的思想更加高尚;在潘仁美的对比下,杨继业的爱国情操更加感人。<br> 戏曲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行当。随着舞台上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的日益复杂,戏曲行当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致。行当既是塑造意象化人物的结果,又是创造意象化人物的基础。每一个行当都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不同的行当对应着不同类型的人物品格和精神气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