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5494
  • 作      者:
    施建雄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施建雄,男,1966年8月生,福建永春人,历史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重新组合时期历史学发展途径研究”,相继在《史学史研究》、《学术研究》、《江海学刊》、《南开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政治学》等全文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共分三部分来论述中国10-13世纪期间史学的发展历史过程,它们是:官修史书制度的演变与史学的发展;历史编纂的推进与历史观的演变;文化认同在史学领域里的建树。
    《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作者施建雄,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重新组合时期历史学发展途径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宋神宗熙宁年间,一些史官对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官职能的局限性提出看法,以为“修起居注之职,古之左右史也,本以记录人主言动,书之典册,以示至公。本朝止令后殿侍立,人主言动无复与闻。欲乞每因后殿侍立,许奏事,更不移牒合门”。于是神宗同意谏官兼修起居注者,后殿侍立亦许奏事,至元丰二年(1079),不兼谏职亦许直前。船旧制原以宰相监修国史,修撰、直馆、检讨无常员,辑时政记、起居注,撰日历,置编修院于门下省。元丰四年十一月,废编修院归史馆,属秘书省国史案。编修院属中书、门下还是秘书省牵涉到其地位的高下。过了十年左右,哲宗元祐占年间,三省奏言:“缘史事最为机密,付之秘书省未便。诏移国史案就见今置局处,专掌国史、实录,编修日历,以国史院为名,隶门下省,更不隶秘书省。”然而到绍兴元年(1131),又在秘书省复建史馆,以修《神宗、哲宗实录》,选本省官兼检讨、校勘,以侍从官充修撰。次年二月初,置著作官二员,编次日历。绍兴三年九月,秘书少监孙进请命前宰执供俱建炎四年(1130)二月以前时政记,仍令修注官补建炎以来起居注,命百司日以朝廷所施行事报秘书省进奏院,月报亦如之。同月,秘书省正字陈祖言请修建炎以来日历,南宋朝廷并予采纳。但其体制较北宋时还是有所变化,绍兴初,实录、国史皆寓史馆;后罢史馆,遇修实录即置实录院,遇修国史即置国史院。孝宗隆兴元年(1163),胡铨迁秘书少监,擢起居郎,提出四项建议:一是记注不必进呈,庶人主有不观史之美;二是唐制二史立螭头之下,今在殿东南隅,言动未尝得闻;三是二史立后殿,而前殿不立,乞于前后殿皆分日侍立;四是史官欲其直前,而阁门以未尝预牒,以今日无班次为辞。乞自今直前言事,不必预牒阁门,及以有无班次为拘。诏从之。可见北宋时史官曾遭受到的限制到南宋时又再度出现,直到孝宗时才恢复正常的机制。
展开
目录
绪论



上篇 官修史书制度的演变与史学的发展
第一章 官修史书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一 承前启后的五代史馆修史活动
二 两宋官修史书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三 元代官修史书的演变

第二章 史学领域的百花齐放
一 纪传体史书编纂的新格局
二 编年体史书的修撰
三 丰富多彩的历史著述

中篇 历史编纂的推进与历史观的演变
第三章 历史编纂的推进
一 各部史书体例运用的得失
二 史表的功能及时代特点
三 主要史书体裁“第三极”的形成

第四章 正统论对史家思想的冲击与回应
一 前期“正统论”思想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二 后期“正统论”与历史发展实际相背离的理论思维
三 “正统论”的时代特点

下篇 文化认同在史学领域里的建树
第五章 《辽史》的编纂特点与历史文化认同
一 契丹社会历史演进的客观记录
二 民族交融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文化认同的生动写照
三 编纂思想的丰富与编纂技巧的灵活运用

第六章 《金史》的时代特点与编纂成就
一 《金史》的时代内容与民族交融的历史特点
二 文化认同的历史内涵
三 《金史》的编纂成就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