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厦大史学.第三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36988
  • 作      者:
    王日根,张侃,毛蕾主编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编辑出版《厦大史学》,是为了体现厦大历史系师生以及受厦大教泽者的学术轨迹,向学界展示厦大历史学的整体实力,同时也借此平台凝聚海内外厦大历史学人的向心力,为铸造厦大历史学的美好未来而添砖加瓦。

展开
精彩书摘
    明嘉万以后福建泉州地区的地租量与佃农抗租斗争<br>    ——以泉州陈氏族谱文书为基据的一个考察<br>    傅衣凌<br>    明代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一个转折时期,既有新的生产因素的萌芽而旧的自然经济却仍占着统治地位。这一时代特点对于地主经济和农民经济都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明代固然是契约制租佃关系的发达时期。但是农民的抗租霸耕,也日趋激烈并富有特色。就明中叶福建沿海地区的情景而论,万历《泉州府志》的记载颇具典型:<br>    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至有豫相约言,不许输租巨室者。及今此风<br>    未改,其尤黠者或串通胥役,以为庇护,而食租难矣。<br>    为什么嘉靖、万历之后,泉州地区抗租斗争H趋激烈,且演成明末东南佃变的一支主流呢?我们认为明中叶以后闽南地区经济有很大的变化。明初工农业生产的进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复以福建人多地少的特定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以及地理环境的利便,促使沿海一带许多人离开了土地,冒险从事私人海上贸易活动。所谓“从海贾海者,经鲸波蜃浪之险,而心无畏惧”。于是自永乐、宣德之后,闽南沿海的对外贸易活动,日益发达,出现了不少的私商和民间港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崇祯《海澄县志》记述明中期的这一新变化时云:“饶心计者与健有力者,往往就海波为阡陌,倚帆樯为耒耜,凡捕鱼纬箫之徒咸奔走焉。盖富家以资,贫人以佣,输中华之产,骋彼远围,易其方物以归,博利可十倍。……方夫趋舶风转,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风响答,十方巨贾竞鹜争驰,真是繁华地界。”万历时人王世懋在《闽部疏》中曾报道泉州之蓝、福漳之橘、福兴之荔枝、延平之铁、漳泉之蔗糖、顺昌之竹纸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br>    ……
展开
目录
明嘉万以后福建泉州地区的地租量与佃农抗租斗争——以泉州陈氏族谱文书为基据的一个考察<br>傅衣凌学派的学术成就与拓展<br>伏羲考论<br>“裸国”初探<br>蒲寿庚先世考释<br>清光绪朝汉军机章京题名考<br>中国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及其变动<br>边塞环境与河陇汉代学术地理格局<br>论北宋朝廷财赋<br>宋代地方政府在官田运营方面的职能变化<br>颜真卿与“平判入等”<br>由法入史抑或由史入法:就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谈法律史的浸入渠径<br>明代福建汀漳新县设置与政府对海疆管理的强化<br>明代宗族的形成和地区社会——以福建永春县桃源刘氏为中心<br>明代钞关制度的历史作用探析<br>临灾救荒与备荒——以万历二十二年河南大饥荒为例<br>清代前中期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情况<br>清代闹漕的地域差异及阶段性特征<br>论施琅的海防思想及其实践<br>明清时期地方官不通“土音”问题探析<br>商人与地方社会——以清代汀江流域客家商人为中心<br>近代闽江流域内部大米贸易额考析<br>商业自救与口岸贸易(1867—1931)——以天津商会为中心<br>鼓浪屿租界对近代厦门司法制度及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br>中国海关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读《全球化视野:中国海关洋员与中西文化传播》<br>林森与南京国民政府“虚位主席制”述论<br>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作用<br>严复的政治思想<br>试论博絮埃的历史神学观<br>论“新经济政策”对马来西亚华商发展的影响<br>变迁与发展:当代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研究<br>从排斥到接纳:越南政策转向中的华人——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的华人处境<br>W.E.B.杜波依斯:一个没有追随者的美国黑人领袖<br>华盛顿地区的高技术发展之路<br>新史学的魅力与困境——从娜塔莉·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说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