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子》法观念探微:开启中国自然法及其目的价值体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41115
  • 作      者:
    费小兵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费小兵,笔名冰消,女,汉族,重庆市北碚区磨心坡人,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2010~2012年在西南科技大学工作,2005~2007年在江西理工大学工作。在《人大复印资料·法理法制史卷》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愿做一个寻道者,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展开
内容介绍
  《西南政汉大学法理学博士生文丛·<老子>法观念探微:开启中国自然法及其目的的价值体系》中另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辩证法,是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古经典(尤其是先秦原典)的价值:在汉武帝一尊儒术后,当权者把“天子”变为“天”的代言人,“道”不再具有超越天的地位。因此,仅需拨开后世对《老子》本来面目的遮蔽,就可恢复“精神性”、“主体性”、“独立自由性”的生存论冲动,足以使中国哲学的本来根据内生长出新的利于全人类的东西,无需如同邓晓芒先生所言“给道家增添一种‘本质’意义上的‘自然’含义,而改造为新道家”。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作者致力于论证法自然的自然法才是真正的自然法,是法治的良法基础,这一勇敢的创意和探寻应值赞许。 
  ——文正邦(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小兵有想法,她不停留在“道法自然”通说上。而是拾起老子的“道”与“德”这一密切相关却被忽略的概念,通过其“道”一“德”一“法”的自身勾连以及目的性,证成自然法基础。这说明老学并不是简单、形而上思维的“出世”的“玄学”,其思想中本来就有着“入世”精神。任何玄学必须找到自己存在的根。 
  ——张永和(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重温经典会有新的发现,甚有拨云见日、醍醐灌顶的顿悟。此研究极其需要严肃的文本考订、古今对照、中西比较。并力戒望文生义、浅尝辄止、穿凿附会,经过认真研究最终得出自己的学术结论。该书作出的就是这样的努力。 
  ——卓泽渊(中央党校教授) 
  
  本书开启出“直观”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模式,力图通过“直观”发现自然法,而非用理性“设计”自然法。是“一”存在于“多”中的自然法,而非二元分裂的自然法,这为建立法治的“中国范式”提供了一个启迪。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西方法学话语方式催生了关于中国古代法的“问题意识”,“中国是否存在自然法传统”就是其中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小兵在校勘《老子》文本基础上,洞烛幽冥,在对抗西方自然法学说之逻辑力量的强烈信念中,观照了一个颇具个性的中国自然法传统。 
  ——赵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那么,“法自然”、“无为”、“知常”、“不妄作”作为可互相阐释的词,是“道”的真精神。因为老子之“道”是“法自然”中的“自然法”,所以“自然法”亦可说是“效法自然之道的道”。则“道效法道”是自我对自我本性的肯定,但这“同语反复”却表达了“同一律”的逻辑真理:法自然的自然法才是合于“道”的自然法。它不是人的妄念,而是“道”的本性显现。
  因此,假如某人声称其“自然法”是“理性”建构的,检验该“自然法”是否是真理的标准是:该“自然法”是否是“法自然”的,即是否是“道”的本性显现。如果不是,则该“理性”可能仅是“工具理性”或“妄念”(即欲望的无限扩张导致的扭曲观念),那么这种“工具理性”或“妄念”设计或建构的自然法一定不是真正的自然法。
  这里,必须再次厘清一种混淆:“自然”不是惯常所说的“大自然”,而是“道”的“本性”,即“道”的“自由自在运行”或“自其本然”、“任其本来”的属性。
  因而,“法自然”是老子、道家特殊的方法,是老子的首要倡导——这是与“西方自然法”的主要区别。“自然”是道的最高的方法和本性,效法“本性”的“自然法”是老子自然法的核心要素、主要命题,简言之:“自然”是道的主题词。
  但毕竟,“恒道”又含有超越实然法的“超越的最高法则”之意,则与“西方自然法”含有共同的意素。下文将不得不直面与西方主要哲学家的比较。
  3.法学视角:“道”是直观思维下的“自然法”
  站在法学的视角理解和界定,老子、道家没有造物主“设计”的自然法,也没有哲学家“理性建构”的自然法,只有直观发现的自然法——效法自然律的“自然法”。虽然它有更深的五层境界意涵可被“描述”,但能够被“定义”的仅是其最低层次的规律、“恒道”。
  (三)“意素”比较:“道”与“逻各斯”思维下的“自然法”。
  在多元文化撞击的今日,“中国自然法”(直观思维下的自然法)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自然法”,而不直接称为“自然法”,是因为中国已经传人“西方的NaturalLaw”(逻辑思维下的自然法)一百余年,并且后者的影响巨大,所以不得不直面它的存在,也只有在与它的比较中才能完成“中国自然法”的个性定义。比较前说明:由于本书主要研究《老子》中的中国自然法,重点与使命不是否定西方本土的源于逻各斯精神的逻辑思维下的自然法,而是在面对中国人的一些仅只崇尚西方之“理智与感性分裂”、逻辑理性至上的法律思维时证立“中国自然法”的需要,所以本书的对话对象主要是中国的相关研究者(哪怕涉及与外国哲人的比较,也是以中文中的外国研究为主要比较对象)。
  ……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缘起:从《老子》中开启中国自然法
(一)在价值多元中探寻评价基准
(二)翻译西方“Natural Law”的“性法”与“自然法”
(三)与西方“Natural Law”的比较中证立“中国自然法”
二、文献综述
(一)概览老学界《老子》研究
(二)概览法哲学界《老子》研究
三、研究对象、版本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版本:楚简本结合帛书本的《老子》批判性版本
(三)研究方法:以符号学为基础的综合方法
四、凡例

第一章 “道”——中国自然法
一、礼崩乐坏与绝伪弃虑
(一)礼崩乐坏与道术分裂
(二)弃绝妄伪与继承回归
二、入静与直观
(一)实践方法:入静
(二)思维方法:直观
(三)略览老子与费希特的“直观”
三、法自然与自然法
(一)直观方法下的“道”
(二)“道”如何法自然
(三)“意素”比较:“道”与“逻各斯”思维下的“自然法”
四、小结:“道”是“中国自然法”
(一)“道”是直观与逻辑统一的“自然法”
(二)从传统遮蔽中去蔽
(三)“道”是真正的“自然法”

第二章 “德”——“中国自然法”基准下的“目的
价值等级体系”
一、向”道”返回形成的德性等级
(一)向“道”返回的方法:五种无为
(二)五层德性形成的坐标
二、五层德性与“法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之重合
(一)法的价值追求:向“道”返本
(二)“返本”的前提:人之“本性”
(三)倒金字塔:五层德性与广义之法之重合
(四)广义之法与“法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之重合
(五)小结:“德”在“道”的基准下可建立古代“法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
三、《老子》对现代“法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的启迪
(一)以符号学为方法:古今“目的价值”的“意素”对比
(二)通过“意素核”中转:呈现现代“法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
(三)现代“法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是法治的整体目的
四、小结:在“道”的基准下可呈现现代“法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

第三章 “法”——以“目的价值等级体系”为坐标
一、引子:从形而上的“道”到形而下的“法”
二、“目的价值等级体系”坐标中的法及其现代阐释
(一)与道立约:VS社会契约
(二)食税合道:政治存亡之基石
(三)刑杀不用:死刑存废中西之争
(四)小邦寡民:地方自治与理想图景
(五)大国宜为下:新国际准则
三、小结:“中国自然法”通过“目的价值等级体系”而指导实在法

第四章 结语
一、“中国自然法”及其“目的价值等级体系”可作为解决法律价值:中突的坐标
(一)前提:通过孔、老对比而凸显《老子》特点
(二)兼容儒佛的中国之“道”概述
(三)小结:“中国自然法”基准下的“目的价值等级体系”是实在法的标准
二、通过“道”思维创新法学方法
(一)关注直观与逻辑统一的法律思维
(二)创新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向“上德”升华与法学多元学派的辩证统一
(四)对三个当代法律原则的补充论证
(五)小结:“道”思维的运用在当今可创新法学方法
附录:《<老子>批判性版本》的内容——基于楚简本与帛书本的结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