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史论拾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60792
  • 作      者:
    陈先达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12月30日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并留校任教至今。从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收入《(陈先达文集》。 
展开
内容介绍
  敲完最后一个句点,感到无比轻松。从此可以耳根清净。老伴不断唠叨,反对我没完没了坐在电脑前。
  “出去,出去,晒晒太阳。”时间稍长,老伴就要发话。
  “吃饭,吃饭,都热了三遍!”过了饭点,老伴已有怒气。
  “注意身体,都这个年纪,还拼命。图什么?”确实,我老忘记自己的年龄。
  图什么:名乎?利乎?我早已淡然。“老年戒之在得”的先哲古训,我还是懂的。我图的是敲的“乐”。结束书稿时最后一敲,与妈妈听见呱呱落地婴儿第一声啼哭相似。
 
展开
精彩书摘
  再说历史的价值评价
  历史学中有三个重要元素:叙述、理解、解释。叙述是指对历史事实的清理,在史学中它面对的是各种历史资料。研究历史必须从事实出发,资料力求真实、全面。恩格斯说过历史研究“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可只有资料并非史学,即使编年、年谱的编著也有指导原则,因此,理解和解释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史学中的思想之光。宋人吴缜对事实、评价有很精彩的论述。他说,“夫为史之要有三:一日事实,二日褒贬,三日文采。有是事而如是书,斯谓事实。因事实而寓惩劝,斯为褒贬。事实褒贬既得矣,必资文采以行之,夫然后成史。至于事得其实矣,而褒贬文采则阙焉,虽未能成书,犹不为史之意。非乃事实未明,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矣”。应该说,这个论述充分表现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以及著史应该以事实为据的实事求是原则。
  理解和解释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历史学中价值与事实的关系。在历史学中,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所谓客观性不是价值中立,而是科学性,如实地揭示历史真相。可要如实地揭示真相,必须有立场,即有观察问题的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人可以超然世外,总是同情与自己相同处境的人,憎恨压迫自己同类的人,总是会为自己和所属阶级的成功而喜悦,为他们的不幸而悲伤。历史学家也是如此。称太平天国为洪匪、义和团为拳匪、共产党为赤匪的历史学家,不可能揭示历史的真相。历史学家企图非意识形态化是不可能的。只要看看中日之间为教科书而争论,就明白这一点。
  罗素说过,历史学家对他所叙述的事件和他所描述的人物应该怀有感情。当然,历史学家不应该歪曲事实,这是绝对必要的,但要他不偏袒他著作中所叙述的冲突和斗争的某一方,则并无必要。一个历史学家对一个党并不比另一个更为偏爱,而且不允许自己所写的人物中有英雄和坏人,从这个意义上的不偏不倚的历史学家,将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作家。如果这会使一个历史学家变得片面,那么唯一的补救办法是寻找持有相反偏见的另一位历史学家。
  罗素的话有一定道理。我不怀疑,历史的价值判断会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只选择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所谓材料,而排斥相反的材料。也就是说价值判断使历史学家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甚至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这种情况会有,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从历史学中清除价值判断的理由。历史学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应该提倡百家争鸣,而不是定于一论。1965年,郭沫若曾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
    ……
展开
目录
上篇
催生还是谋杀
历史观与历史
英雄与英雄史观
历史观与历史研究
要加强历史认识论的研究
历史的重要性与价值评价
再说历史的价值评价
历史的道德评价
史学功能与责任
历史事实不能虚构
历史书写的艺术性
发言权与发言者
历史事实与历史细节
历史书写中的事实
历史不能假设
现实意识和历史意识
历史需要总体性思维
历史中的地理因素
历史无目的
历史的因果律
历史的进步与退步
……
历史的长卷
异化不是历史的宿命
论“经济决定”论
论生产和劳动
论科技决定论
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
动力的动力
为什么“必须”适应
社会不是生物群体
社会结构不是建筑物
生产方式与创新驱动机制
意识形态中的主流与边缘
仓廪足与饱暖思淫欲
社会基本矛盾与物质利益
历史辩证法比上帝的力量大
历史中的人性
人需要教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