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的钟光荣老师的《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比较》一文,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自我意识双因素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来阐释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相比较所呈现出的特点——网络身份匿名性、网络形象创造性、网络角色多元性、网络主体随意性以及网络客体掩蔽性。
虚拟自我产生的动机。黎力在其撰写的《虚拟的自我实现》一文中,以网络游戏为例研究作为人们身份认同及心理满足的一种存在和情境的“虚拟实在”。“网络游戏是在一种虚拟环境中进行的,现实的人们从物理世界进入网络虚拟世界,在虚拟的、想象的自我构造中,表达了游戏者一种探索另一个新的‘自我’身份的愿望。”他进一步引用杰姆逊的观点:“在人类所有的欲望下面,隐藏着一个改变自己的愿望”,认为网络的虚拟性,其本质是人改变自己的欲望的体现。
南开大学文学院刘畅在《“,第二人生”与虚拟自我》中以第二人生为例对虚拟自我产生的动机做了论述,“渴望成为另外一个入,是现代人的欲望之一。,渴望延长自己的生命,不满意今生今世的生活,而追求更加完美的‘第二人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从唯物主义的传统观念角度看,‘来世’云云,纯属‘伪问题’。而从网络技术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来看,‘第二人生’并非虚无缥缈,遥不可及。虚拟现实技术所构建的高度仿真体验,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互联网社区和社会性网络的传统想象。而这种强调大胆想象、深度参与、无止境创造,从而给人带来如身临其境般的深度生命体验的模式,无意中勾勒出了未来媒介的雏形,同时也为研究虚拟自我提供了土壤和根据”。
虚拟自我作为虚拟认知和实践的主体。张恰等著的《虚拟认识论》从哲学的历史背景出发,系统深入地讨论了虚拟技术为哲学带来的变化,认为虚拟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感知觉世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实践方法。张明仓著的《虚拟实践论》考察了“技术一实践一人”的内在联系,考察虚拟实践的历史发生与发展,并对虚拟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本质、类型、特点、变革意义以及哲学意蕴等做了深入分析。作者提出,虚拟实践正成为人类新型存在方式,虚拟社会正成为社会存在新形态。黄鸣奋老师的《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中对“赛博人的主体性”的建构、新媒体革命与虚拟化的论述都对本项研究有很多启示。刘丹凌博士的《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从对象化和工具论层面考察赛博空间和网际互动,反思主体存在和交互的本质。在本书中,作者分析了赛博空间、虚拟实在、网际互动的现象与本质,指出在赛博空间中存在是此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另一真正模式;并从后现代角度考察了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认为赛博空间主体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体”,而是一类由网络系统交互而联系起来的群体,并在网际互动这一“去中心化”的双向交流方式中呈现出后现代“碎片性”和“自我”消解特征,但走向人性化趋势的网络技术在为人类交往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异化危机①。
虚拟自我的自我认同。彭兰教授在《网络传播学》中提出“虚拟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形态与心理,如个人的身份与自我认同的问题。在虚拟社会里,人完全以符号化的方式生存,甚至一分为几。这时,人们是如何决定自己的身份与角色的?这些角色与身份与他们在现实中的身份与角色有何关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人是如何实现自我认同的?”②这也是本书研究的关键问题,同时这本书为本项研究提供了结构性的理论支撑,并指出了通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等学科的多学科研究的道路。她的《网络传播案例教程》为本项研究提供了读解案例、分析案例的方法与思路。
关系中的虚拟自我。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系黄厚铭教授在《网路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中主张网络自我是以网络的媒介特性为基础,而建立起虚拟社区中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接触。他从当时的网络媒介特性着手,认为电脑网络同时具有隔离与连结的功能,进而指出匿名性只捕捉到网络人际关系的部分特性,而化名才是网络人际关系的真正基础所在。他利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来分析网友们如何在网络的表演舞台上利用其隔离功能所提供的弹性,隐匿部分或全部真实世界的身份,再利用网络的连结功能,与其他的陌生人相连结,在互动中探索自我认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