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在社会主义入口处:重读列宁《国家与革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19748
  • 作      者:
    何萍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在社会主义的入口处:重读列宁<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关于国家和法学说方面的最重要的著作。《在社会主义的入口处:重读列宁<国家与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列宁不仅清除了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学说,并且用俄国革命的经验加以丰富,使它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普遍规律。
  《在社会主义的入口处:重读列宁<国家与革命>》是最完整、最集中论述国家问题的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在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就其基本立场和方法来说,启发和指导意义是深远的。《国家与革命》在集中论述国家问题的同时,一些极有价值的相关论述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关注。
展开
精彩书摘
  布哈林自称他的帝国主义理论属于布尔什维克的正统观点。在帝国主义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正统观点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所主张的帝国主义观点是根本对立的。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站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角度看待帝国主义现象,把帝国主义看作是“和平的”资本主义的延续,代表了资本主义和平时代的理念。这一理念的典型理论就是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所谓“超帝国主义”,即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亦即资本主义的一种新政策。在这个阶段上,帝国主义各国可以通过卡特尔而联合成国际金融资本,以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冲突、战争和经济危机,从而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考茨基认为,“超帝国主义”的新政策是有可能实现的。在这里,考茨基并不否认帝国主义的矛盾、冲突及给人类带来的危险性,但他企望通过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制度的变化、政策的调节来解决帝国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这一观点实质上是抹杀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暴力性质,否定了帝国主义战争必然引起无产阶级革命,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扼制帝国主义战争、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形式的意义。布哈林于1915年完成了《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书中,他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站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一边,站在被压迫、被剥削民族的立场上分析帝国主义现象,断定帝国主义是“不和平的、黩武的、灾难深重”12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意味着战争、民族政治间的冲突;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些观点代表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念,体现了布尔什维克正统派的基本观点。列宁曾为该书作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完成了《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后,布哈林进一步研究了帝国主义的国家问题,于1916年上半年写了《关于帝国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强盗国家》两篇文章,集中地阐发了他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中已经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观点。第一篇文章完成后,布哈林将该文寄给《<社会民主党人报>文集》。列宁读到这篇文章后,对其中有些部分不满意,因此不同意在《<社会民主党人报>文集》上发表此文。这篇文章直到1925年才在《法的革命》1925年第1辑上发表。在收到第一篇论文的退稿后,布哈林以同样的论点写了《帝国主义强盗国家》一文,署名Nota Bene,在《青年国际》杂志上发表。因此,这两篇文章,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观点上都是一致的。
  ……
展开
目录
引言 未写完的书与未竟的事业
第一章 《国家与革命》写作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国家与革命》写作的准备材料
第三章 《国家与革命》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近30年来中国人眼中的《国家与革命》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