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批判路向的选择
第一节 存在论发展史上两种不同路向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之生存论路向
第二章 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劳动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贡献
一、国民经济学劳动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从配第到斯密
二、亚当·斯密劳动概念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国民经济学劳动概念的理论终局
第三节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劳动概念的批判
一、国民经济学劳动概念的二律背反
二、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二律背反现象的批判
第三章 黑格尔的劳动概念
第一节 黑格尔劳动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黑格尔劳动概念的思想前提:耶拿前期思想概况
一、青年黑格尔由宗教研究向哲学的转变
二、对古典经济学的关注
第二节 劳动概念在《精神现象学》中的思辨运用
一、劳动概念的基础性地位
二、劳动概念在《精神现象学》中的应用
三、黑格尔劳动概念的双重性
第三节 劳动概念切中社会现实的集中体现:《精神哲学》与《法哲学原理》
一、劳动概念在《精神哲学》集中应用和体现
二、劳动概念之于《法哲学原理》的应用与体现
三、在劳动中展现的主体自由
第四节 劳动概念对黑格尔思辨体系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
第一节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劳动概念的初步表达:“对象性活动”
一、“对象性活动”概念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渊源
二、“对象性活动”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三节 从“对象性活动”到“实践活动”
第四节 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五节 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之谜及其详解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在劳动中生成及其当代意义
第一节 社会现实之存在论解读
第二节 领会社会现实之方式
第三节 贫富差距问题: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解读
一、国民经济学对贫富问题的分析
二、黑格尔对贫富分化问题的看法:思辨的哲学解读
三、马克思对近代形而上学基本建制关于贫富差距问题观点的批判及其结论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