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①;
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名万物之始③;
有,名万物之母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⑤;
常有,欲以观其徼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⑦,
同谓之玄⑧。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⑨。
【注释】
①道:第一个“道”,本义即人行走的路。《说文》:“道,所行道也。”第二个道,作动词,以之为道,把它作为道。是指道的引申义,道理、原则、法度、规律等。春秋时期已将“道”这一普通名词上升为具有哲学意义的术语而风行一时。称天体运行的轨道为天道,人行事遵循的准则为人道等都是指形下之道。第三个“道”,是指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常道”。作为宇宙万物本原,本体及规律的道,这是老子的首创。《易传?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这是对“道”的高度概括。“常道”之“常”,以及后面出现的“常名”、“常无”、“常有”等“常”字,帛书本作“恒”,是为避汉孝文帝刘恒讳而改。《说文》:“恒,常也。”“恒”与“常”同意而通用。今天为保持与诸传本的一致仍用“常”。以下“恒”、“常”的异文,不再另注。常、恒,永久义,只有道的本体具有这种永恒性,在时间上永恒,空间上无限,“常道”其实质就是自然。
②名:名称。第一个“名”,指道。第二个“名”,作动词,命名,称谓的意思。第三个“名”,指常道的名,“常名”,即永恒的名。因为老子称谓的常道,“绳绳兮不可名”(《十四章》)、“道常无名朴”(《三十二章》)、“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所以用“道”称谓,是“非常名”。“道”只是后起的“字”,不是道的“常名”。
③无:老子哲学的一个范畴,是物质存在的状态形式,是称谓万物形成前的初始状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二十五章》)看上去好象是无,而实际是有物,“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
④有:老子哲学的又一范畴。指物质的客观存在,是一切有形物的根源。
⑤常无:指常道的存在形式,永恒的无。 欲:要,想要。 以:介词,凭借,用。“常无”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妙:奥妙,微妙。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
⑥常有:指常道的内容。 徼(jiào):沿着轨道行进。《说文》:“徼,循也”。“循,行顺也。”义为遵循规律行进。“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观复即“观徼”,观察万物复回的运行规律。
⑦此两者:指“无”与“有”,即常无、常有。 同出而异名:“同出”,同出于道。 异名:指无与有。道的实质为有与无的统一,即“有物混成”(《二十五章》)。
⑧同谓之玄:都是形而上的玄虚,虚无。 谓,通“为”,叫做。玄:《说文》:“幽远也。”幽微、深远义。微妙不可测知。这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帛书本作“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意思无大差别。
⑨玄之又玄:主要是表述道体玄妙变化不可测知,无穷无尽。 门:门径,出口。指道是生出各种奥妙的门径。
【解说】
这一章概述道的特性、本质和规律,是《道经》的纲。可分三层意思。
第一,道的特性是常道。老子的道不同于言说的道,具有客观性、永恒性,是常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本义是人行走的路。《说文》:“道,所行道也。”又说“一达谓之道”,即所要达到目的地的路。春秋时期道已广泛用作天道、人道,引申为规律、法则、理论等,多指人的言论、法令、制度,是天命神意,统治者意志的体现。先秦诸子均论道,但都是形而下的具体的人事之道,以道作为天地万物本原和形而上本体,常道的只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首先肯定道可以用来作“道”,但却不是恒久的道,“非常道”。“常道”就是永恒的道。“恒”,同于“常”,就是时间上永久,空间上无限,在宇宙、天地、万物形成前就已经存在,不同于用语言说出的道。
在此应该说及的是历代解家把第二个“道”字解为言说义。认为道“不可以讲说,不可以用语言说明”,“道具有不可以言说性”等等,这是错误的。(一)老子时代,著作文籍中“道”作“言说”的很难找出先例;(二)老子从没有说过“道不可言”的话;(三)老子五千言尽是言道,又怎能自相矛盾不让别人言道呢?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又说:道之出口,淡手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三十五章》显然老子是在言道,怎能说道不可言呢?老子确实公开主张不让“言”,要“不言”、“希言”、“贵言”。如:“行不言之教”(《二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五章》)、“悠兮,其贵言”(《十七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等等。所有这些“言”,放在语言环境中去考察,当不是指人的说话,更不是不让人说话,这些“言”指统治者有为的主张,违背自然规律的主观妄言。确切地说是指统治者的言论、学说、主张,或命令、法规、制度等等。不让言的目的是要实行自然无为之道,要遵循客观规律,不主观妄为。老子在《五十六章》中说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指的是知“道”、懂“道”的人,真正知“道”的人,是不妄言,不发号施令;不知“道”的人,才会随意发表言论,发号施令,提出与道相违背的学说或主张。由此看来老子不是禁止一切言论自由,如果真的“不言”,就不会有老子的“五千言”,老子认为道是可以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善言,无瑕谪”(《二十七章》)。如果道不可言,必定导致“不可知论”。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提出质疑。《读老子》诗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事出有因,历代解老认为“道不可言”,主要是受了庄子的影响。《庄子?知北游》中曾有“道不可言,言而非也!”这话毕竟是出自庄子。后期墨家曾提出批评,指出这句话本身就是“悖”,“以言为尽悖”(《墨子?经上》。“悖”,违反,谬误。如真是这样,庄子又何必著书“言”呢?
“可道”的“道”,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作把道当作“道”。这种古文现象不是老子独创,在老子时代或更早就是司空见惯的小儿科。这样解把“道”的概念演化交待得清楚,从上下句的文理,全章、全书的文义都能说得通。可是把“道”突然解作“言说”义,且不说这在老子时代并不常见,就文理、文义都是说不通的。“可道”的“道”,明确解作“言说”的不知起于何时,有待深究。“道”字作“说话”或“话说”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由此可以推测,把“道”解作“言说”义的最早起于魏晋士林,老子的“道学”发展为“玄学”。玄学家们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把原本是“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却变得不能知,不能行了。到了近代、现代,在《老子》的注释中把“可道”的“道”明白解作“言说”义。许多学者认为不妥但已是习而不差,无力回天了。唯南怀瑾先生能正视这一问题,在他的《老子他说》中明确表示“这是不大合理的”。但应作何解释,却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何必固执成见,追究不休呢?”“只有亲见老子,来问个清楚。”我看亲见老子,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五千言”已经作出了回答。
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作它的名子,但并不是它恒久的名。老子所言的道,准确地说是无名,“道常无名”(《三十二章》):(一)“名”,《说文》:“自命也。”因分辨确证的需要,自报其名。因为道“先天地生”,是万物的祖宗“象帝之先”,又是“独立不改”无需分辨,无人给它命名,所以“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道”、“大”只是后来的“字”,是名号,并不是“常道”的永恒的名;(二)无法给它命名。因为道不同于具体的存在物,它是无形无状,“惟恍惟惚”(《二十一章》)。人们不能用感官去感知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十四章》)所以“绳绳不可名”。用任何名都不能表达它的本质属性,只好借用“道”,作它的名,却不是它的“常名”。总之开头这两句揭示出道的特性,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状态,是永恒的存在。
第二,道的本质,是无与有的统一,是道的本原、本体和运行规律。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王弼本作“天地之始”,据帛书本改。“无”是称谓天地万物形成前的初始状态,指道的存在形式,《文子?原道》:“虚无者,道之舍也。”道无形无状,无具体的物象;广大无边,不可用感觉经验认识。“有”,指道的实质存在内容。文子《原道》:“纯粹素朴者,道之本也。”称道是万物的根源。但“有”不是具体的实体,“无”和“有”都是虚无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是混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所以称道为“一”、“大一”、“太一”等。道是物质的,无形而实有,是客观世界的本始状态,是本原、本体,是自然的本质存在。
接着老子阐述了道的运动及规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故”,是因果推论之词,是说由于道的存在,必然有道的运动。运动是道的存在形式,是道的根本属性。“常无,欲以观其妙”,凭借常无观察它其中的奥妙。奥妙指的是什么呢?“无”,名万物之始,是万物的初始。这个“妙”就是玄妙,指万物的产生过程。道的化生,是道最基本,最本质的运动。“妙”作玅(miào),神妙;奥妙。“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四十章》万物由无生出,其不奥妙。可见“观其妙”就是观察道体的化育功能。“常有,欲以观其徼”,要凭借常有去观察它其中的循行轨道。《说文》:“徼,循也。”“循,行顺也。”义为沿着某种标志行进,即为沿着轨道行进。“观徼”就是认识道的运动规律。老子认为道的运动规律是循周行的路线:“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道的运动是永恒的。道与万物之间的循环往复,是永不停歇的,是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观其徼”,就是观察万物依循的这一规律。
第三层总结。概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以及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马王堆帛书本作“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此两者”,指“常无”与“常有”,名称不同,异名。“同出”同出于道,或“同谓”,都称作“道”。“玄之又玄”,是说道是形而上的玄虚,虚无。“众妙之门”,是各种奥妙生出的门径。“门径”指道是万物产生变化发展的总根源。《易?系辞下》:“乾坤其《易》之门邪?”孔颖达疏:“《易》之变化,从门而出,故乾坤是《易》之门。”恒谭说:“伏羲氏谓之易,老子谓之道”。(《新论?闵友》,恒谭《新论》)老子以“道”为人们确立了观察分析判断处理自然与社会及一切事物的总原则。
【译文】
老子言说的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含义。道可以做道理,原则,法度、规律等有形的道。但是老子讲述的道是无形、无名、永恒的、称为常道,“道”并不是它常有的名。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及规律,因为它是虚无的,称它为无。但又不是绝对的无,其实质是无和有的统一。无是称谓天地形成前的初始状态;有是指物质客观的存在,是称谓万物的物质根源。所以要凭借“无”去观察万物产生的奥妙;凭借“有”去观察万物的循行规律。无和有都是来自形而上的虚无,只是名称不同,同样是虚无玄妙。
玄妙又玄妙,是天地万物进出的大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