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是没有理由把他们抛弃的。为此老子甚至还提出了“报怨以德”的思想,即主张以“恩德”来报答怨恨,使之感化的思想。老子根据相反相成,对立皆可以转化的思想对此加以论证说:“为无为,味无味,事无事,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63章)以无为为为,以无味为味,以无事为事,大事从小事做起,多事从少事做起,一切皆是相反相成,互为转化的。由此可见,德与怨也是可以转化的,以德报怨,就是用恩德来感化怨消解怨的。“报怨以德”,实是体现了老子倡导的伟大的宽容精神。对于老子的这一“报怨以德”的思想,当时的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曾加以评论过。《论语》记载说:“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这一思想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如果讲“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这一反问表示孔子是不主张“以德报怨”的。直指正直的行为,无虚假的东西。孔子认为,用“直”来报怨就可以了,不必以德报怨,可以“以德报德”。从这一点上来看,老子的宽容度、气度又要胜过孑L子一筹。所以我们说,老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讲宽容的一位思想家。当然“以德报怨”最后如果还是感化不了怨,那就只能“以直报怨”了。至于“以怨报怨”,怨怨相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怨怨相报何时了呢?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6)言善信(信德)
“言善信”,老子提倡说话要讲信用,不要讲假话、大话、空话。这是与老子倡导的做人要敦厚朴实的思想相一致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老子》8章)上善的人好比水一样善利万物而处于最低下之处,所以水与道最相近,因此他居处善于选择好地方,心思善于深藏,待人善于讲仁爱,说话善于讲信用……所有这些都应当是上善人的品德和行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