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31890
  • 作      者:
    彭国翔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彭国翔,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及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员、文化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欧洲宗教哲学学报》(European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咨议委员、《中国哲学史》副主编、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等。曾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安德鲁斯讲座客座教授(Arthur Lynn Andrews Chair 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哈佛大学访问学人、台湾大学客座研究员、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洪堡学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访问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访问学人”以及德国马普研究院宗教与民族多样性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Ethnic. Diversity)客座研究员等。曾获中国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授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德国洪堡基金会与教育部颁授的“贝塞尔研究奖”(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等。著有《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阳明学的展开》(台湾学生书局,2003;北京三联书店,2005)、《儒家传统--宗教写人文主义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近世儒学史的辨正与钩沉》(台湾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3)以及中英文论文70余篇,译著6部、译文1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中国哲学、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学和宗教的比较。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只有成为一个“斯文”的“大国”,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近思文丛·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汇集了彭国翔近年来对儒学与当今世界若干问题的一些思考,包括儒学的时代反省、儒学经典与世界、儒学与宗教、当代儒学人物、儒学与当今世界的访谈这几个部分。所收文字大都关乎当前的文化问题,尤其是中国文化和儒家传统的重建。《近思文丛·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从较为宏观的文化角度,在一个全球的视域中聚焦和反省儒学的精神价值与时代课题,反映了作者的文化关怀与价值立场。作者旨在提出,中国如今要想真正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再创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当务之急在于“重建斯文”,“重建斯文”即重建中华文明的价值系统。这个价值系统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同时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文明“人文与理性”、“公平与正义”的优秀成分。
展开
精彩书摘
  可惜的是,历史上儒家君子参与政治、推行改革,几乎无一成功。王安石变法一波三折,最后郁郁寡欢而逝。张居正(1525-1582)得明神宗礼遇之隆,一时盛极。但其推行改革,同样阻力重重,为国操劳一生,辞世仅两年,就遭到神宗无情的惩处,落得满门抄家的下场。至于晚清“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更是几乎人尽皆知。以上所举人物,往往还不被视为儒家道统中的主流。至于从孔孟以至程朱、陆王这些公认的大儒、君子,则基本上一直被政治权力边缘化。既然连“得君行道”的机会都没有,又如何以内在参与者的身份谋求政治的变革呢?于是,儒家君子往往只能以“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为政》)的心态和方式,在政治权力之外发挥其批判精神。然而,一旦其言论形成社会影响,对现实的权力结构造成威胁,这些儒家君子就会和那些推行政治改革的儒家人物一样,遭到政治权力的无情打压。程颐、朱熹、王阳明的学说均曾被朝廷斥为“伪学”,即是明证。
  因此,不论“居庙堂之上”,还是“处山林之下”,尽管儒家君子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一再跃动,不绝如缕,恰如顾炎武(1613-1682)所谓的“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但是,正如以上所述,儒家君子却始终不能充分发挥其“政治主体”的作用。狄百瑞曾经指出,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君子”来说,一个引入注目的现象就是,“这些儒家经常不得不单枪匹马面对大权在握的统治者,独自应对帝国官僚体系的复杂、僵化或派系内讧。他们越是有良知,就越容易成为烈士,或者更多的时候成为政治空想家”。
  如果说这就是“儒家的困境”(the troublewith Con fucianism),那么,这种困境的根源何在呢?依我之见,正是极权与专制的政治结构,使得儒家君子的政治主体身份无法获得最终的保障。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张居正变法,起先都得到了皇帝这一最高权力的支持,但最后竟都为皇帝所弃而以失败告终。原因固然不一而足,甚至包括其他儒家人物基于不同政见的反对意见,但根本有二:其一,极权与专制最忌分权与人,所以,当张居正的一系列举措使成年的神宗皇帝产生“大权旁落”而无法“乾纲独断”的想法时,其“政治主体”的身份就注定要终结了;其二,极权与专制所维护的不是全民福祉,而是某一集团的利益。并且,这个集团的利益获得恰恰是建立在“与民争利”的基础之上。儒家君子参与政治、推行改革、与民兴利,直接触动的就是所谓“皇亲国戚”的利益。皇帝毕竟是该集团的一员,一旦受到来自这一集团内部强大的阻力,意识到最后“命”不免要“革”到自己头上,他也只能放弃“励精图治”的抱负。总之,在一个极权与专制的政体之下,儒家君子即便一时“得君”,最后也无法“行道”。只要儒家君子欲行之道是“天下为公”,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就在根本上必然与“家天下”的政治体制“水火不容”。一句话,极权与专制的政治如果不彻底改弦更张,真正的儒家君子便永无容身之处。
  ……
展开
目录
重建“斯文”——大国崛起的当务之急(代序)
前言
儒学的时代反省
儒学复兴的省思——缘由、问题与前瞻
一、复兴缘由
二、契机与危机之间
三、拒绝死亡之吻
儒家认同的抉择
一、儒家以四海为家
二、儒家必宗儒典
三、儒家的“死亡之吻”
君子的意义与儒家的困境
一、君子的四重意义
二、儒家的困境及其根源
三、结语
儒学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
一、解题
二、当代儒学的回顾
三、当今儒学的问题
四、儒学在当代中国的角色
如何理解儒家的“反西化”和“尊孔读经”

二 儒学经典与世界
说不尽的《论语》
东亚视野看《论语》——《论语思想史》评论
当代中国的儒家经典与通识教育
一、回顾
二、今日的儒家经典与通识教育
三、一些个人的观察
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海外儒学研究前沿丛书》总序

三 儒学与宗教
人文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儒学——《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导论
儒学与宗教冲突
一、问题:全球化与宗教冲突
二、理解:儒家传统的宗教性
三、资源:儒家多元主义的宗教观与实践
儒学与宗教对话
一、儒学第三期开展的再诠释
……
四 当代儒学人物
五 儒学与当今世界的访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