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辑 人性的本质
第一章 人类的灵魂
人性的本质与心理生命是相关的,它支配人的行动朝向一个目标,因此我们不能说人类灵魂是一个静止的体系,我们只能将它看作诸种活动力量的合成。可是,这些力量却只是一个原因的结果——它们一直奋力要求某一目标的完成,这个奔赴目标的目的论,是“适应”的观念中固有的。我们只能想象心理生命有一个目标,而存在于这个心理生命中的行动,都一一指向它。
灵魂与人类的心理生命
人的目标心理
群体生活与社会的存在
人的“安全与适应”心理
人的社会性存在
第二章 心理现象
人类从小到大游戏、兴趣爱好、梦的内容及其才能等这些重要的心理现象,其实都是为朝向某一特定目标而做的准备。换言之,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当作是针对特定目标而做的准备,这是个人心理学的基本信条之一。
游戏的作用
人类的专注性
潜意识与梦
第三章 性格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来的特殊作风。它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我们只有在考虑一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时,才谈到性格,像《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角鲁滨逊,探讨他这个人到底具有什么性格实在没什么意义。一个人用其社会感的观点去努力奋斗见知于人所依据的行为模式,并接近他所往来的环境所呈现的特质和性情这就是性格。
性格特点
社会感的形成
乐观与悲观的倾向
攻击与防御的特性
第四章 情感和情绪
情绪、情感并不是什么无从解释的神秘现象,凡遇到合于个体既定的生命格调、合于其原本的行为模式时,情感就会出现,它们的用意是为了个体的好处而变化个体的情况。个人如果被迫采用他法来达成其目的,或对其达成目的的概率失去信心,便会产生较猛烈的情感与行动。
厌恶性表现
亲和性表现
第五章 人生的挑战
什么是人生的挑战?换言之,人生的挑战为何?简单而言,所谓“人生的挑战”,即人类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人生问题。事实上,人类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很多,而有三个人生问题长久以来为人们所确信,即社会生活、工作、爱情,这三个方面不断地面对我们、逼迫我们,向我们发起挑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而只有拥有足够社会感的人才能解决它们。
自我观念
生活风格
人生问题和任务
人生的奋斗
第二辑生活与自卑
第一章 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事实上,只要一个人处于一个有利的情境之下,我们便不能够清楚地看到他的生活方式。而在一个新的情境之下,特别当他面对着困难时,他的生活方式就显示得清清楚楚,从而为我们每一个人所知。
生活方式
生活类型
校正生活
第二章 早期的回忆
早期回忆是了解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途径,让我们回溯孩童时期的回忆,便能够揭开原型的面纱,了解到生活方式的中心,这是相较之下最好的方法。
早期回忆
回忆的方式
纵容与憎恨
第三章 爱情、婚姻
要成为一个男子汉,并能适应社会,那么对爱情与婚姻的正确准备是必要的。伴随着这个一般的准备,尚需做的是从孩童早期到成年的成熟时期要训练某种性的本能——即对家庭与婚姻之本能的正常满足,我们可以在生活的第一年形成的原型中,找到所有这些能力,不论是对爱情,还是对婚姻的倾向,借此,对随后成年时期所出现的困难,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
平等的基础
自卑与纵容
婚姻需要配合
第三辑 自卑与超越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生活与其“意义”是相随相伴、形影不离的,所以,人类的生活必须要有意义。而人类生活的意义不是相同的,它因人而异。每一种意义都或多或少含有错误的成分。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变化着,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生命意义是不存在的。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三种联系
奉献与爱心
独立性与合作性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有的人说:“人类的心灵支配着肉体。”也有人说:“肉体控制人的心灵。”唯物论哲学家与唯心论哲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尽管双方都提出数以千计的论据,仍然未能弄个水落石出,且于事无补。
身心互动
情绪的格调
身体缺陷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一。对于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的人来说,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给他以鼓励。而对于“优越感”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越感目标,这决定了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优越感目标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并像他自己独创的奇异曲调一样布满其间。然而,在他的生活方式里,并没有把他的目标表现得使我们能够简捷而清晰地看出来。
自卑情结
自卑感与人类文化的生成
优越感的目标
优越感的害处
第四章 人性的记忆
所有心灵现象中,记忆最能显露人的秘密。记忆是可随身携带、并能使人想自己本身的各种限度和环境的意义的东西。记忆绝不会出自偶然:个人从他接受到的多得不可计数的印象中,选出来记忆的只有那些他觉得对他的处境有重要性的东西。因此,一个人的记忆代表了他的“生活故事”,并反复不断地用这个故事来警告或安慰自己,使自己的精力集中锁定于自己的目标上,并按照过去的经验或行为模式来应付未来的生活。
早期的记忆
敌意的记忆和对死亡的恐惧
根深蒂固的记忆
终身难忘的记忆
第五章 家庭的影响
在研究成人时,总会发现:儿童早期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挥之不去的。这会烙入他的生活模式中去。发展中的困难都是由家庭中的敌意和合作精神所致。如果环顾我们的社会生活,并问为什么敌对和竞争是它最显著的一面——事实上,不仅我们的社会生活,我们的整个世界都是如此——那么我们便会认识到:人类都是在追求着想要成为征服者、想要超越并压垮别人的目标。这种目标是早年训练的结果,也是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未曾受到平等待遇的儿童努力奋斗、拼命竞争的结果。只有给予更多的合作训练,我们才能避免这一类的错误。
母亲的影响
父亲的影响
孩子们之间的合作
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合作
第六章 孩子在学校的教育
一个孩子进入学校学习,便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新环境。正如所有其他的新环境一样,学校也是对儿童先前的准备性的一种测试。若他准备充分,他便会顺利通过这样的测试,反之,他此方面的缺陷将暴露无遗。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
行为的训练
心态平和
先天不足与后天培养
区分不同模式和类型
第七章 青春培养
培养友谊,是阻止青春期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最好方法。孩子之间应该成为好朋友或好伙伴,也应该和家庭成员以及家庭之外的人成为朋友。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信任,孩子也应该信任父母和教师。事实上,只有那些一直把孩子当作的朋友父母或教师才能引导青春期的孩子。除此之外,父母或教师若是想指导他们,便会立即被青春期的孩子拒之门外。孩子不会信任他们,把他们视为外人,甚至敌人。
生理与心理的引导
向成人挑战
青春期的防范
青春期的性欲
第八章 犯罪与预防
人类彼此间的差异并不是十分显著的,但个体心理学却让我们更了解人类的各种不同类型。我们发现:罪犯和问题儿童、神经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自杀者、酗酒者、性欲倒错者所表现出的失败,都是属于同一种类的。他们每个人都缺乏社会兴趣,对同事、同学等,都是漠不关心的,特别是在一个令人注意的焦点上,重蹈覆辙,失败地处理生活的问题。
犯罪心理分析
罪犯的两种类型
解决犯罪问题的方法
第九章 职业工作
人类之所以采用分工的方法,那是因为我们需要合作。而保障人类幸福的也正是此种制度。假使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合作,也不愿继承过去人类的成果,而只想凭一己之力在地球上谋生,那么人类的生命必然没有延续下去的可能。经由分工,我们可以利用许多种不同训练的结果,并将许多不同的能力组合起来,以使它们对人类共同的幸福有所贡献,保证人类的安全,增加社会上所有成员的机会。
家庭的职责
兴趣的训练
兴趣培养了天才
教师与家长的责任
第四辑 个体心理学
第一章 真正的科学
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惟有直接与生活关系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曾经也有人说,在与生命有直接关系的科学中,实际和理论几乎是相辅相承、不可分离的。生命的科学,正因为它令自己模式在生命的活动上面,因而也就变成了生活的科学。这些要点为个体心理提供了特殊的力量。
个体生活目标
个性的发展
自卑感与社会兴趣
第二章 个体与环境
个体受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个体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家庭的影响对个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个体在四、五岁时,原型已经建立。
心灵的沟通
家庭的影响
第三章 人格的统一性
事实上,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现,不了解其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格的统一性”。
奇妙的心理
生活背景
解决方法
……
内容摘要
阿尔费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效区的一个富裕家庭。阿德勒反对“性冲动是登上体精神与生活的基础”。认为真正个体生活决定于人如何面对外在世界所给的问题和个人的努力方式。他的基本理论观念:第一,是认为人是一个统一体,人的一切表现包括思想、性感、冲动、以至梦幻,全都接受一个内在一致原则的管辖。第一,认为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克服缺陷,追求完美,在追求中使“进化的冲动,完美的理想,在不断拉着我们向前”。第三,是自卑感,他认为人有三种自卑,面对宇宙的自卑、面对其他生物的自卑和面对他人的自卑,这些自卑是成就的原因。是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第四,是社会感或社会兴趣、社会精神。这便是阿德勒人格心理学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