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
种社会思潮的引领探索
(一)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过程中的思想教育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党领导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引领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项:
首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领域对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1957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要求在农村进行一场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以提高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的社会主义觉悟。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再度作出了《关于今冬明春在农村中普遍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此后,这一教育开始形成制度。“通过反复教育,广大农民对于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价值取向有了相当广泛的认同,开始摆脱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等思想的束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热情。在城市,在其他社会阶层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社会主义教育。这一教育,同样促进了城市各社会阶层思想水平”。①
其次,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的讲话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毛泽东还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同其对立面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发展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也是一定要用各种方式顽强地反映表现自己的。禁止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用压制的方法不让资产阶级思想意识表现出来,是有害的,也是做不到的。只有允许错误思想表现,同时在他们表现的时候,采取讨论、辩论、说理、批评的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毋庸置疑,这些方针和意见,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再次,进一步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大众化。“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全民学哲学的运动,尽管其做法也有不够妥当的地方,但对广大群众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①
(二)整风反右中的思想斗争
1957年5月,“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风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②但1957年“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①这导致了反右派斗争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整风鸣放中社会各界对党的缺点错误提出的尖锐批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民主化诉求,民主党派中活跃分子基于参政的欲望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都大大超出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所能接受的限度,促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改变整风的初衷,作出了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要造反”的论断,并下决心开展反右运动。②
“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③对于这种“不幸的后果”,邓小平解释为:“扩大化的错误在于打击面宽了,打击的分量也太重。大批的人确实处理得不适当,太重,他们多年受了委屈,不能为人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不但是他们个人的损失也是整个国家的损失。”④同时,邓小平将反右派斗争看作是历史的分水岭,他说“建国后的头八年,也就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七年上半年,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一九五七年下半年,我们在政治上开展了反右派斗争,当时反右是必要的,但扩大化了,打击面太大了,这是错误的,接着就是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完全违背客观实际情况,头脑发热,想高速发展。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实际上违背了八大的路线,这一‘左’,直到一九七六年,时间之长,差不多整整二十年。”⑤总结起来,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出现了严重的后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