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窑变798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59461
  • 作      者:
    叶滢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br>    从社会主义工厂到当代艺术实验场,一次不可预知的城市窑变,从城市边缘到文化中心地带,一轮加速度衍化的北京现在时……
展开
内容介绍
    《窑变798》的第一间国际画廊是来自日本的东京艺术工程,从日本回国的黄锐在798找到自己的工作室之后,也将798的空间推荐给一直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东京画廊。2002年,东京画廊在北京以东京艺术工程的名义开幕。开幕的展览就是冯博一策划的《北京浮世绘》。九十年代开始策划当代艺术展览的冯博一,是中国最早的独立策展人之一,这些策展人在官方的美协、美术馆和美术学院体制之外独立策划展览,九十年代后期各种半地下的当代艺术展览开始活跃起来,这些展览经常面临被官方取缔的尴尬。《北京浮世绘》是798开始被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第一个重要展览。这个展览进展非常顺利,九十年代后期那种在半地下状态下操作展览的危险气氛已经淡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次来到这片工厂区,缘于一次访问,那时并不知道这一片区域的具体名称,当时还在中央美院教书的皮力开车从花家地带我到了仁俱乐部,为的是找到一个清静地方说话。俱乐部里四下无人,水泥墙、一黑到底的地板和沙发,这是我第一次和皮力长时间的谈话。时间是2002年春天的某个下午。他在黑色的长条桌边比画着,当代艺术应该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学院、基金会、画廊、拍卖行……中国还远远没有建立自己的艺术生态,尤其是非营利系统,比如艺术基金会,他谈到中国当代艺术奖。“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你知道吗?中国当代艺术奖就是他发起的。”2002年,皮力曾经担任过这个奖项的艺术总监。“我想做的是非营利的艺术基金会,这是画廊和学院之外,平衡艺术系统的力量。”这是皮力没经历过的尝试,但如何开始,却并不明了。那个下午的谈话,这个几乎与我同龄的美院教师身上的不安分感染了我,当时我刚刚来到一家新创立的报社,我们的出版人雄心勃勃地说,我们要做中国的《纽约时报》,2002年前后,报纸的报道常常会在文章开头援引《纽约时报》或者《时代》周刊的描述。在每周一次中午办公室同事例行的午餐中,话题常常从《经济学人》刚写的评论转到《连线》杂志的封面报道,这群出现在新一轮媒体热潮中的年轻人,对于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立场和工作方式的兴趣,远远大于他们对于周围文化环境的了解。在当时,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热情与皮力对于西方艺术系统的描述,几乎成为平行的线索。外部世界已经打开了,充满各种未知的可能,未来看上去新鲜而有希望。我就是以这样的热情介入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之中。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描述已经不能满足我对于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在互联网泡沫刚刚消退,在北京即将面临非典、奥运会还远的时间段里,这座城市的时态正在发生变化,却并未明朗。
展开
目录
我们在哪儿<br>窑变<br>五年<br>青春期<br>混生状态<br>另一种机制<br>失重<br>在中心,在边缘<br>独立策展之困<br>左派,非盈利,嬉皮或者国际流浪汉<br>沸点<br>工厂里的布尔乔亚生活<br>更多的人来了,一些人走了<br>访谈<br>进入这个空间,别无选择——黄锐访谈<br>在中间地带——罗伯特访谈<br>在画廊和博物馆之间——冷林访谈<br>所有的事情都在变化之中——白飞德访谈<br>北京是一个青春期的市场——陈绫蕙访谈<br>准备经历这几的春夏秋冬——房方访谈<br>每个时代都是一个封闭——费大为访谈<br>艺术不等于时尚——冯博一访谈<br>艺术批发市场——颜峻访谈<br>失忆——苍鑫访谈<br>它窑变了——洪晃访谈<br>从城市边缘进入城市中心——徐勇访谈<br>我要活下来——兀鹏辉访谈<br>社会主义布尔乔亚——阚昕访谈<br>一路在玩儿——冰冰访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