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Vol.1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38135
  • 作      者:
    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艺术史研究12》主要收录了:隋安备墓新出石刻图像的粟特艺术;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国东南摩尼教使用十字架符号质疑;唐代女着男装形象再考察;北宋两京地区墓主夫妇画像与唐宋世俗生活风尚之新变动;中国北方地区辽代与北宋菩萨像造型分析;应县木塔塑像的宗教崇拜体系等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湘绣一词形成甚晚,而且术语的形成应该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书写文本无法精确地提供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标明“湘绣”语的始见年代。既往研究者多依据光绪三年(1877)本《善化县志》提及城中妇女擅长刺绣,但未明确提出“湘绣”一语,以此为作为“湘绣”出现的年代上限L2j。此说在作业方法上即已下确。如果不孤立寻找“湘绣”一词,而是考察历史情境之中的湘绣的话,则可注意到以下诸年代:口承传说中视为湘绣开创者的吴彩霞绣庄和锦云绣馆分别成立于1898年和1899年,在湘绣产业化和全国推广上贡献颇大的赵尔巽和端方督湘时间分别为1903年和1905年,而湘绣赢得全国性声誉则是在19lO年于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因此,将“湘绣”一词的出现定在光绪末年,即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更为稳妥。考虑到小艺术传统在传统文献之中缺乏表达,则湘绣的始见年代或可逾出“湘绣”一语的始见年代。但是,晚清之前的物质文本由于缺乏准备的年代标识和风格特征而无法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因此,祇能保守地将湘绣和作为专有名词的“湘绣”的始见年代设定在大体相同的年代范畴。有研究者以湖南本地的民间刺绣为湘绣前身,过度追溯了湘绣的起源年代。这个倾向导致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长沙本地出土的战国到西汉时期丝织剌绣物的误读。多笔由于特殊的保存条件而幸存至今的丝织刺绣物被征引证明湘绣的本土性特质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但是,长沙战国和西汉墓葬中所出刺绣是否属于“民间刺绣”尚未可知,至少它们和湖北江陵包山、马山等地战国墓葬所出丝织刺绣有着更密切的关联。而且,无论在针法,还是在纹样上,长沙的战国和西汉剌绣都无法与19世纪晚期崛起的湘绣联系在一起。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早期湘绣”指50年代之前的湘绣。1950年,长沙锦华绣庄率先改制成为国营红星湘绣厂;1956年湖南省成立湘绣生产合作联合社;次年,湘绣代表艺人杨应修、李凯云、左宗芳等出席了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述诸多事件表明湘绣的制作和其它工艺传统一样,已经转变成为国家赞助的工艺生产形式,中国的“工艺”向“美术”的转型被纳入到政治话语之中。这是此前未有的局面.事实上,在图像风格、技术传统、生产关系和社会空间上,50年代之后的湘绣生产和创作也呈现出前所未见的新特征,一直持续至今。因此,本文涉及的湘绣对应的年代范围大致为清代晚期到20世纪中期。
    ……
展开
目录
隋安備墓新出石刻圖像的粟特藝術
巴黎吉美博物館展胡人石棺牀圖像試探
中國東南摩尼教使用十字架符號質疑
唐代女著男裝形象再考察
北宋兩京地區墓主夫婦畫像與唐宋世俗生活風尚之新變動
中國北方地區遼代與北宋菩薩像造型分析
工匠文居禮、胡僧取經像及其他——四川瀘縣延福寺北宋石刻造像考察簡記
應縣木塔塑像的宗教崇拜體系
王世襄先生《龔半千畫法四種彙鈔》論略——兼論龔半千大啟對石濂大汕山水畫畫風的影響
“仇文合作西廂記”相關研究
早期湘綉的物質文化觀察:民藝、工藝和藝術
Elliott Hazzard哈沙德:An American Architect in Republican Shanghai
試讀梁思成與中國營造學社在1930—1940年代所拍攝的調研照片
書評
Larissa N.Heinrich, The Afterlife of Images: Translating the Pathological Bo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