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与写意
何先生常常思考,作品要有个性,要跳出来,一要区别于前人,二要区别于同时代人,从风格上与他人拉开距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纯水墨的偶尔为之可以,但不是他的主打方向,他主要用色,泼彩。用色也与吴昌硕、齐白石拉开距离,用现代人的眼光,吸收一些西画的用色,而他的观察方式、用笔方法仍是中国的,保持中锋用笔。何先生说:“现在不是不要传统,而是传统不够。好多画家为什么背时不前,就是因为脑子不开化,对传统不
一理解。我们这个传统是很丰厚的,有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有非常辉煌的时期,也有非常曲折的时期,、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传统可用的地方太多了。思想不能保守,要与时俱进。”
传统笔墨精神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后,中国画形成了一整套相对规范的创作、品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非常完善,非常系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比如中国画“似与不似”的造型观念,比如中国画的意境营造,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人文关怀、笔墨内涵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中国画基本的传统内核,也就是所说的传统基因。无论现代中国画怎么变化,怎么发展,这种笔墨精神都是不能变的。工具材料、技法、技术可以变。中国画的核心是“借物”抒情的,在中国画里,状物不是主要目的,写意才是表现的目的,要求每一笔必须到位,每一笔必须交代清楚,而笔与笔之间、笔与墨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造型和造境结合的效果,中国画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是这样来完成的。
兰竹和书法完全是平面的结构表现。书法中点线的长短、大小、粗细、疏密等的变化,都是以平面结构完成的:一个兰花的叶子也是平面的,尽管兰花叶子画完后显得方向、反正、宽窄不同,一笔的起、收、行各有方向,各得体势,每一笔的过程都是在平面上实现它的交叉、曲折、刚柔、粗细、尖秃、方圆的变化,但是最后产生的结果,是立体的,有虚实空间的。所以说,书法和兰竹,是中国画的基本训练之一,这个很重要。但是光靠这个是不行的,中国画也应有一整套的训练办法。中国画里的“平面”概念,和设计、工艺的“平面”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画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不管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画,整个的表现体系和表现形式是平面的笔墨结构关系,但是它表现出来的空间,表现出来的境界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中国画的“空间”概念、“立体”概念,和西画里面的“立体感”,在含义上又是不同的。像古人说的“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强调空间感和立体感,但在具体的表现过程上,它要求把语言形式、笔墨形态、笔墨关系,当作平面的结构来进行把握和处理,它是把造型和造境组合在一起同时表现出来的。
画家在其作品中倾注了当代人的激情,把现代审美情感化作了点、线、墨、色,去营造一处精神家园。显然,这正是何先生花鸟画的意义所在。阅读何先生的作品,深感其作品中搏动着强烈的现代气息。从艺术轨迹上看,何先生从传统走向当代,乃是在当代语境下的觉悟者。应该说,在苦苦求索中,他设立了自己的艺术目标、精神高度、理想准则以及全新的笔墨语言秩序。绘画的内质,是用有意味的形式去开启人的精神闸门,这样的作品是以其形式、语言、笔墨、美感、魅力去叩击人心灵的。于是,作品才为文明增添了新元素。何先生清醒地看到,艺术创作中最不能轻视的便是人的精神。艺术的重要性常常是在不重要时呈现,它的功用是在非功用时现身,就是说它具非实用性,它起着慰籍人们心灵、给人以精神愉悦的作用。因此,还可以这样认为,何先生的花鸟画,不仅是一种绘画的表达,同时也是他对人的精神在当代的概括与归纳。对现代意识的追求与自觉,揭示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某
^些层面,它意味着对人的当代精神的寻找与回归。空间与感受
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角度来看,应该说花鸟画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纵观中国画的发展,花鸟画发生最早,而成熟最晚。花鸟画能传达一种精神,花鸟画的语汇发展得极其丰富,从最古老的涂绘,一直到后来的写意,几乎所有的技法都在花鸟画中发展成熟,而所有的重要发展都是以花鸟画作为典型代表。基于这样的认识,要重视花鸟画在中国画研究中的地位,应该把花鸟画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