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民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8714113
  • 作      者:
    叶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台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展开
作者简介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研究》杂志主编。著有《中国京剧习俗》、《江湖社会习俗》、《孔府》、《孔子故里风俗》、《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民俗学导论》等。
    张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群众文化》、《文化月刊》主编,现为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刘魁立,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哲学博士(俄罗斯),研究员、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人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粘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展开
精彩书摘
    有无独立的研究领域,既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门学科能否独立和能否有必要独立的基础和关键。固然,伴随着民俗学的不断发展,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呈现为不断扩大、延伸和深入的特点,但是,其所研究的对象所具有的特征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民俗事象,这是民俗学研究赖以开展的基础。因此,有的学者即认为:“民俗学乃是由一些素材组成的,这些素材既不知其确实的发明人,也不知其真正的作者,它乃是一代一代地遗传下来的。”①这些被称为“素材”的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指的即是民俗事象。
    民俗作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无论其产生还是其发展、演变乃至消亡,不仅都具有其他社会各学科研究对象所不曾具有的独特规律和特点,而且其对社会和人类所发挥的作用,同样表现为其他各社会学科研究对象都不曾具有的途径和特点。民俗事象所具有的这些途径、规律和特点,集中地体现和反映出民俗“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它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即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它们也必须经过集体的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成为民俗。其次,跟集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或模式的,再次,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②。”民俗事象所具有的社会性、集体性、类型性、模式性、传承性和播布性等特征,既将民俗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区和研究对象区别开来,又将其研究目的和任务予以明确的规定,从而在决定了民俗学独立学科地位的同时,又为民俗学规定了研究对象及其任务。
    第二,民俗学应该有也必须有严谨的学科体系。
    独立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而得以在科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又一个坚实基础和关键。
    民俗学所拥有的顽强生命力,在于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的不断深化和建立,在于其学科体系构筑的日益完美和严谨,在于其理论的不断先进和无懈可击。我国一大批民俗学者在所取得的调查研究的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民俗学理论和学科体系的研究,迈开了由表及里、由资料学而及民俗学理论学和民俗学结构学的艰难跋涉步伐,从而产生了一些闪烁着深沉思辩和活跃论争色彩的民俗学理论著作,出现了根据民俗学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民俗体系应包括理论民俗学、历史民俗学、生活民俗学、意识和行为民俗学、应用民俗学、综合民俗学等民俗学体系构筑的思考①。这种探索的大量涌现,无疑报告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民俗学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学科独立的时代。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民俗与民俗学
民俗的概念
作为独立学科的民俗学
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国际民俗学流派说略

第二章 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田野作业法
历史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结构分析法
民俗学研究程序及技术

第三章 人生礼仪民俗
诞生礼俗
成年礼俗
婚嫁礼俗
寿诞礼俗
丧葬礼俗

第四章 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民俗
传统节日民俗

第五章 社会组织民俗
家庭与家族
村落
非血缘社会组织

第六章 经济生产与消费民俗
生产民俗
交通民俗
消费民俗
……
第七章 民间信仰与禁忌
第八章 游艺竞技民俗
第九章 中国民俗的调查与研究
附录一 进一步了解中国民俗的参考书目
附录二 民俗调查提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