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培根随笔集:双语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226077
  • 作      者:
    (英)培根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英国随笔的开山之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格言警句层出不穷,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较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推荐书目。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论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

展开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代表作品有《新工具》《学术的进步》《新大西岛》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包罗万象的哲学经典,跨越四个世纪,睿智璀璨如初,中英对照名家全译本。《培根随笔集》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集。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培根的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四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

展开
精彩书评

  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雪莱

  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对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所以尽管他的哲学有许多地方欠圆满,他仍旧占有长久不倒的重要地位。
  ——伯特兰·罗素

  高度的阅历、丰富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把这种智慧用在一切对象中有趣的那个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人世上。在我们看来。这是培根的特色。
  ——黑格尔

  培根是写作随笔的高手,文章不受个人感情支配,具有公正超脱的格调。他与读者的思想建立直接联系超过了他以前的十五代人。他的思想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永远是具体的活的东西。他的随笔,篇篇言简意赅,富于变化,每次捧读,都使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文章中充满灵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代人实用智慧的丰碑之一,理解了它可以用来改造世界。
  —— 鲁宾斯坦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论死亡
  成人畏惧死亡犹如儿童怕进黑暗;儿童对黑暗之天然惧怕因妄言传闻而增长,成人对死亡之畏怯恐惧亦复如此。无可否认,对死亡凝神沉思,视其为罪孽之报应或天国之通途,实乃圣洁虔诚之举;而对死亡心生畏怯,视其为应向自然交纳的贡物,则属懦弱愚陋之态。不过在虔诚的沉思中偶尔亦有虚妄和迷信混杂。在某些天主教修士的禁欲书中可读到这样的文字:人当自忖,思一指被压或被拶痛当如何,进而想死亡将使全身腐烂分解,此痛又当如何。其实死上千遭也不及一肢受刑之痛,盖维系生命之最重要器官并非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故那位仅以哲学家和正常人身份立言的先哲所言极是: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语出塞内加所著《道德书简》第二十四篇。呻吟与痉挛、面目之变色、亲友之哀悼、丧服与葬礼,诸如此类的场面都显出死亡之可怖。但应注意的是,人类的种种激情并非脆弱得不足以克服并压倒对死亡的恐惧;而既然人有这么多可战胜死亡的随从,那死亡就并非如此可怕的敌人。复仇之心可征服死亡,爱恋之心会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渴求死亡,悲痛之心会扑向死亡,连恐惧之心亦会预期死亡;而且我们还读到,在罗马皇帝奥托伏剑之后,哀怜之心(这种最脆弱的感情)使许多士兵也自戕而毙事见塔西佗所著《历史》第二卷第四十九章。,他们的死纯然是出于对其君王的同情和耿耿忠心。此外塞内加还补充了苛求之心和厌倦之心,他说:思及长年累月劳于一事之单调,欲撒手弃世的不啻勇者和悲者,尚有厌腻了无聊的人。见塞内加《道德书简》第七十七篇。即使一个人并不勇敢亦非不幸,可他仅为厌倦没完没了地做同一事情也会轻生。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那些恺撒们面对死亡是如何面不改色,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瞬仍显得依然故我。奥古斯都弥留时还在赞美其皇后,“永别了,莉维亚,勿忘我俩婚后共度的时光”;提比略危笃之际仍掩饰其病情,如塔西佗所言:“他体力已耗尽,但奸诈犹存”;韦斯帕芗韦斯帕芗(Vespasian),罗马皇帝(在位期69—79)。大限临头时兀自坐在凳子上戏言:“看来我正在变成神”;伽尔巴的临终遗言是“你们砍吧,倘若这有益于罗马人民”,一边喊一边引颈就戮;关于以上诸位罗马皇帝死状之记述,可参阅苏维托尼乌斯(Suetonius)的《罗马十二帝王传》(张竹明等译,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五年版)。塞维鲁行将易箦时照旧发号施令:“若还有什么我该做之事,速速取来。”关于塞维鲁之死的记述可见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罗马史》第六十七章。此类视死如归之例,不一而足。毫无疑问,斯多葛学派那些哲学家为死亡的开价太高,而由于他们对死亡筹备过甚,遂使其显得更为可怕。尤维纳利斯古罗马讽刺诗人,著有《讽刺诗》第五卷。说得较好,他认为生命之终结乃自然的一种恩惠。死之寻常犹如生之天然,不过在幼童眼里,出生与死亡也许都同样会引起痛苦。在执著追求中牺牲者之不觉死亡对死而不觉之描述见于中世纪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的长篇传奇诗《疯狂的罗兰》。就如同在浴血鏖战中受创者之暂时不觉伤痛;由此可见,于坚定执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死亡之痛苦的确可以避免;但尤其是要相信,最美的圣歌乃一个人实现其高尚目标和期望之后所唱的那首,“主啊,现在请让你的仆人安然离世”。死亡尚可开启名望之门并消除妒忌之心,因“生前遭人妒忌者死后会受人爱戴”语出贺拉斯《书札》第二卷第一首第十四行。。
  三谈宗教之统一
  宗教是维系人类社会的主要纽带,故保持其自身的真正统一是件幸事。对异教徒而言,关于宗教的争论和分歧乃闻所未闻之恶行。其原因是异教徒的宗教更在于仪式典礼,而非在于某种永恒不变的信仰。因为他们的神学宗师都是些诗人指古代希腊罗马之宗教多以诗人笔下的诸神为崇拜对象。,所以不难想像他们崇奉的是何等宗教。但那位真正的上帝自有其特性,即他是一个“好忌妒的上帝”语出《旧约·出埃及记》第二十章第二至五节中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训示:“吾乃耶和华汝等之上帝……尔辈除我之外不可再奉他神……吾乃好忌妒的上帝。”;因此对他的崇拜和信仰既容不得龙蛇混杂亦容不得分一杯羹。鉴于此,笔者得简单谈谈教会的统一,谈谈何为统一之好处,何为统一之限界,以及何为统一之手段。
  ......
  至于统一对教内会众的好处,那就是包含无限神恩的和平;和平可树立信仰,和平可唤起爱心,教会表面的和平可升华成人们内心深处的和平,从而使人把炮制和翻阅争辩之作的工夫用来撰写和披览修行积善的华章。
  ……
展开
目录

译序
培根随笔集
一 论真理
二 论死亡
三 谈宗教之统一
四 论复仇
五 谈厄运
六 论伪装与掩饰
七 谈父母与子女
八 谈结婚与独身
……
……
五十三 谈赞誉
五十四 论虚荣
五十五 谈荣誉和名声
五十六 论法官的职责
五十七 谈愤怒
五十八 谈世事之变迁
Bacon’s Essays
1 Of Turth
2 Of Death
3 Of Unity in Religion
4 Of Revenge
5 Of Adversity
6 Of Simulation and Dissimulation
……
……
54 Of Vainglory
55 Of Honor and Reputation
56 Of Judicature
57 Of Anger
58 Of Vicissitude of Things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