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拥抱逝水年华:中英双语插图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49300
  • 作      者:
    (英)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描写以晦涩著称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书。普鲁斯特的大名,几乎出现在全书的每一页,普鲁斯特的性情脾性,浮现在德波顿的字里行间。德波顿似乎谙晓关于普鲁斯特的一切,不仅了然种种生平故实,还知道普氏诸多怪癖和鲜为人知的细枝末节。
展开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德波顿作品系列”之一。普鲁斯特的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谁都觉得自己应该去读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又确属望而生畏的书。但在德波顿的这本结合了文学传记和实用、励志手册的书里,作者以他严正详实的专业学识为根基,用他的生花妙笔向我们娓娓道出《追忆》的真正妙处,描绘出普鲁斯特真实而又生动的精神肖像;同时他又把圣典拉到人间,从巨著和大师身上寻觅到改变我们每个普通人谷世人生的妙招法门,指点我们如何珍惜时光、体验人生的真谛、学会调整人生的轻生缓急。
展开
精彩书评
  “普鲁斯特像个广大无边的圣湖,德波顿从中蒸馏出甘甜清澈的水,献给我们。”
  ——厄普代克,《纽约时报》
展开
精彩书摘
  普鲁斯特生在一个医生家庭,这个家庭将解除人的病痛当作一门艺术,孜孜以求。他的父亲是个医生,身材高大,满脸胡须——典型的十九世纪人的样子。普鲁斯特医生神情威严,目光坚定,与那眼神相接之人会禁不住觉得自己有点女里女气。他身上洋溢着从医的人特有的道德优越感。须知医生这一行的价值对社会而言是根本不消说的,不拘咳嗽打喷嚏抑或盲肠破裂,但凡生了病,谁都得仰赖于他。其他行业的人在医生面前也许会自感气沮,因为干哪一行也不能如行医那样理直气壮,对自身价值居之不疑。
  阿德里安·普鲁斯特医生出身算不得高贵,他是个杂货商的儿子,家里专营蜡烛,以供左近家庭和教堂之用。他在医学研究方面才华过人,其潜心之作是一篇名为《脑软化症诸形态》的论文,完成学业后他致力于改善公众的卫生状况,尤其关注抑制霍乱和鼠疫的传播。他曾游历各国,就传染病问题向各国当局进言。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曾被授予五等荣誉奖章,且荣任巴黎医学院卫生学教授。此外,土伦市(这个港口城市一度有霍乱流行的苗头)市长赠他以城市金钥匙,马赛的一家防疫医院则以他的名字命名。到1903年过世之时,阿德里安·普鲁斯特医生已享有国际声誉,他这样为他的一生做结:“我度过了幸福快乐的一生”,观其生平,这话他还真当得起。
  有这样一位父亲,难怪马塞尔会有几分自卑。他生恐自己成为父亲诸事遂顺的一生中的缺憾。他对十九世纪末一般中产人家趋之若鹜的职业毫无兴趣,惟独钟情于文学。钟情归钟情,年轻的时候他大体上是光说不练,似乎是对文学太虔诚、太在意,以致于他难以落笔。他是个乖儿子,起初也试着从事父母定会首肯的行当。他有过种种想法,比如进外交部,当律师,做股票经纪人,或者当个卢浮宫的馆员。然而谈何容易?干了两个星期的律师,他就吓坏了(“即使最糟的时候,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比在律师事务所更恐怖”),而一想到当外交官要离开巴黎和他依恋的母亲,他就打消了念头。二十二岁的普鲁斯特心烦意乱,他不断地自问:“假如我打定了主意不做律师,不当医生不当神父,那我还能做什么?”
  也许图书馆员还是可以胜任的吧。他到马萨林图书馆去应聘,并且被录用了,不过是个不领薪水的职位。至此职业的选择似乎已有答案,可普鲁斯特发现这地方灰尘太多,他的肺受不了,于是隔三岔五地泡病假,他告了假有时是在卧床静养,有时则是去度假,倒是很少伏案写作。他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或是请客吃饭,或是出去泡吧,总之是花钱如流水。可以想象他那位生活严谨的父亲对他的失望。他父亲从未对文学艺术表现出多少兴趣(虽说他曾在喜歌剧院医疗队工作过,并曾一度迷上一位美国歌剧女伶,这位女伶还寄赠一张穿男装灯笼裤的玉照)。普鲁斯特不断地告假,不上班,甚或一年也见不到他的影子,如此这般,终至于弄得挺大度的上司也难以忍受,到任职的第五个年头,他终被图书馆辞退。这一回大家都明白了,已然对他不抱希望的父亲更是心里透亮:再别指望马塞尔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了,这辈子他都要靠家里养着,家里得拿出钱来供他捣鼓弄不出名堂的文学。权当是票友玩票罢。
  很难看出普鲁斯特还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在他父母均已亡故之后不久,有一天他居然对女仆吐露胸中抱负——他终于要开始写小说了。
  “啊,塞丽斯蒂,”他说道,“但愿我能像父亲专注于病人那样专注于我的写作。”
  但是他父亲为饱受霍乱、鼠疫肆虐之苦的人们做了许多,他以写书能追上父亲的功业?不必当土伦市的市长我们也能了然,普鲁斯特医生可以在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方面贡献良多,谁知道马塞尔肚里正在酝酿的煌煌七卷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何良方?坐在慢慢吞吞、摇摇晃晃穿过西伯利亚大草原的火车上翻翻这书,或许不失为消闲解闷的法子,然而谁会拿这点好处与完善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的效应相提并论?
  若是有人对普鲁斯特的抱负不屑一顾,那也许并非因为他们对文字印刷品一概不当回事,而是因为他们怀疑文学作品究竟有何类于救死扶伤的实际功用。从很多方面看,普鲁斯特医生对儿子的倾心文学一无同情,不过即使是他,对各种出版物也并无轻视之意,事实上他本人就著述颇丰,很长一段时问,书店里他的名气远比儿子大得多。
  与儿子不同,普鲁斯特医生的书很实用,这是一望而知的。他前后出了三十四本书,对探究提高大众健康水准的种种途径可谓不遗余力。他的著述内容广泛,既有《欧洲的鼠疫预防》这样的专著,也有《电池制造工人铅中毒问题研究》这样专门讨论新问题的小册子。谁都想学得养身之道,普鲁斯特医生的众多著述均出之以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的文字,因此在读者中享有盛誉。说他是养生手册一类书籍的鼻祖和大师,想来他不会觉得是辱没了他。
  他最成功的养生手册名为《卫生诸要素》,1888年出版,配有丰富的插图。该书专为少女而写。当时的法国方经一个世纪的战乱,人丁稀少,大家都认为,少女担负着为法兰西制造新一代强壮公民的重任,亟需健康方面的指导。
  健康生活方式之日渐受到关注,正始于普鲁斯特医生的那个年代。这位名医的诸多建议颇有洞见,找几条看看,也许大有好处。
展开
目录
权作译序  余斌
一  抓住现在
二  读书为己
三  优哉游哉
四  直面痛苦
五  传情达意
六  交友之道
七  心胸豁然
八  享受爱情
九  弃书不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