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与康复正常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舒畅条达,人体就能够较好地协调自身的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思维灵敏、血气和平。若肝失疏泄,则就会引起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疏泄不及,肝郁气结,表现为抑郁不乐、多愁善感、胸胁胀闷;疏泄太过,肝气上逆,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反之,外界的刺激,常可损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调等表现,而有“暴怒伤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之说。
因此,肝与情志活动关系非常密切,情志过度,则气机紊乱,气机紊乱不但会伤肝,还会伤脾,因脾属土,必须依赖肝木的疏泄作用才能保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气机紊乱还会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导致人体内的一系列改变。人体内支配内脏运动的神经(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可简单地理解为“紧张神经”。人体在紧张状态下会有哪些反应?心跳加快、肌肉收缩、瞳孔开大、毛发“直立”、出汗……我们只需想一想一只看见了老鼠的猫的样子就可以知道了。这些都是交感神经的作用。与此相反,副交感神经可理解为“放松神经”,饱餐了老鼠的那只猫现在心跳减慢,胃肠运动增加,瞳孔缩小,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想一想人酒足饭饱之后昏昏欲睡的情景吧!这都是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在消极心理或精神紧张刺激下,比如烦躁、大怒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呼吸、脉搏加快,血糖增高,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消化功能下降,甚至手脚发凉、休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