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泌尿系统特点
1.肾脏:
(1)老年人肾脏逐渐萎缩,对水的保存能力减退。
(2)肾脏组织增生,间质纤维化,活化功能降低,导致肾脏功能的减退,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夜尿增多。
(3)调节功能降低,易脱水。限钠盐时易出现低钠血症,钠增加后易致水钠潴留。
(4)对钙的吸收功能降低,易致骨质疏松。
(5)出现高血钾伴高氯性酸中毒,给老人补钾剂或使用保钾利尿剂时要小心。
(6)老年人对药物的排泄功能降低,常规给药易在体内蓄积中毒,肾毒性药物易致肾脏损害。
2.输尿管:老年人输尿管肌层变薄,输尿管张力减弱,尿液进人膀胱的流速减慢,易产生反流而引起逆行感染。
3.膀胱:老年人膀胱肌肉萎缩,纤维组织增生,膀胱容量减少,收缩能力减弱,排尿后残余尿量增多,常出现尿频现象。也是易产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
4.尿道:老年人尿道平滑肌萎缩,括约肌松弛,控制能力降低,易出现尿失禁。老年女性因尿道黏膜脱垂形成憩室,可致排尿困难。老年男性则因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而产生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老年人泌尿系统的护理
1.预防泌尿道感染和结石。老年人由于泌尿道的退行性改变,全身抵抗力下降,同时因为残余尿增加,易导致泌尿系感染。老年人活动减少,或因长期卧床,骨骼废用性脱钙,尿钙增高,易形成结石。
(1)多饮水,老年人每天饮水1500毫升以上,能起到稀释尿液、冲洗尿路的作用。多饮水是预防泌尿道感染和结石的有效措施。
(2)勤排尿,老年人应避免憋尿,以免使膀胱过于胀大而收缩力下降,导致残余尿增多。老年人应2—3小时排尿一次,每次排尿结束后等待2~3分钟,再进行一次排尿,尽量排尽尿液,减少残余尿。
(3)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清洗会阴,更换内裤,老年女性避免盆浴。
(4)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肥大、尿道炎、结石等;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或泌尿道的器械检查。
(5)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排尿功能训练:
(1)仰卧起坐。每日做仰卧起坐数次,可以增加腹肌和盆腔肌肉的弹性和收缩力,有利于控制排尿。
(2)排尿控制训练,即做排尿与终止排尿交替进行的练习,排尿时进行“排尿—终止排尿—排尿—终止排尿—排尽尿液”的训练,老年人长期坚持练习,能较好地提高控制排尿的能力,减少尿失禁现象。
(3)盆底肌肉锻炼。收缩肛门5秒,放松5秒,再重复收缩、放松,每次练习15分钟左右,每日数次,以锻炼盆底肌肉,较好地协助和控制排尿。
3.夜尿的护理:夜间排尿次数增加,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和休息,同时也增加了老年人在夜间跌倒的危险性。
(1)白天多饮水,晚餐后忌喝咖啡和浓茶,晚上8时后控制饮水,睡前排尿。
(2)住房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床边有电灯开关或备有电筒。
(3)床边备便器,老年人夜间尽量不去卫生间。如起床如厕,要注意室内物品有序排放,避免桌椅等障碍物放在途中,便器旁有扶手,同时注意衣鞋合适,防绊倒。
4.尿失禁护理:
(1)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裤,勤洗会阴部,必要时使用尿垫。准备足够的衣被和烘干设施,减轻老年人的窘迫感和自卑感。
(2)去除诱因。积极治疗慢性咳嗽、尿路感染,避免紧张运动,穿宽松衣裤,每两小时一次定时排尿。
(3)避免暴饮,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
(4)坚持做排尿功能训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