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暴露出外语输入方面的问题呢?<br> 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其实是把“倒推的逻辑”应用到输入能力训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外语输人方面的需求的一个例子:让学生把读到或者听到的外语翻译成母语,依据学生是否翻译正确了,来推断他是否读懂了、听懂了,是否存在输入能力的缺陷(即需求)。时下较为盛行的各类外语教学法都不太赞成这种把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做法,指出了很多不足之处。但却未曾有人质疑过语法翻译法在培养学生外语输入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时下的各类外语教学法,依据学生是否能答对与阅读和听力文章相关的选择题来判断学生的输入能力水平,显然无法如语法翻译法中的翻译那样全面、准确地“直击”学生外语输入中形形色色的问题。<br> 因而,当我们的课堂决定满足学生的“需求”时,语法翻译教学法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外语输入能力中的缺陷,让需求决定供给。<br> 但是我们不应当像语法翻译教学法那样,在课堂上进行把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口头练习,这样做的缺点在于:(1)给学生的文章,学生并不是每个句子、每个词都会翻译错或者不会译,因而学生在翻译那些所有人都会翻译的句子时,其实就相当于把所有学生都懂的知识又放在课堂上讲解一遍,这样的做法降低了课堂效益,与我们提出的精简原理相悖。(2)而且,依照我们上文的分析,把外语翻译成中文的练习,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在场就可以进行。因而把这项工作放在课堂上进行,是对有限的课堂时间的浪费,减低了教师存在的必要性,也减低了课堂效益,与我们提出的的精简原理相悖。(3)教师虽然可以当场发现学生在外语输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讲解,但是由于每次只能纠正一个学生的问题,他面对的是个体,而不是全体,解决的很多问题都是“非共同问题”。这在我们看来也是降低课堂效益的做法,与上文我们提出的归一原理相悖。<br> 2.应用于了解学生外语产出方面的“隐性需求”<br> 上文已经指出,为了发现学生在外语产出方面的隐性需求,目前绝大多数外语教师采用的方法是检查学生的笔头作业或者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口头产出情况。例如,教师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做,然后收学生的作业,发现作业中的问题,挑一些自己认为很严重、很普遍的错误,拿到课堂上讲一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