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国际传播:新加坡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68123
  • 作      者:
    吴英成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新加坡是一个汇聚东西方文化的所在,这里华语教学中所面对的问题对于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对于欧美地区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书从新加坡视角讨论国际汉语教学,主要涉及四大方面问题:新加坡华语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变体具有哪些特色;在汉语全球化的浪潮中新加坡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新加坡主流华语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已有问题,新加坡华文教学界应该如何应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汉语变体研究   与世界其他语言一样,汉语从来都不是一种单质性的语言,它早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各种区域变体。以属于同文同种的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为例,由于各地近百年来各自不同的历史命运,加上汉语与当地通行的方言以及外族语言的融合等因素,富有地方色彩、深受当地华人认同的汉语变体自然产生。本章首先探讨新加坡华语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的特点及这些特点形成的深厚历史渊源。在此基础之上,本章的第二部分进一步对各地的汉语变体和语言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一节新加坡华语的历史渊源及特色   早在19世纪下半叶,许多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居民,尤以闽粤地区为多,被雇佣为东南亚的廉价劳工或“猪仔”。他们大部分都是下层阶级的文盲或没落的书香子弟,由于经济困窘或天灾内乱等等因素,怀着被自己国土遗弃的心情,冒着被欺凌屠杀的危险,赤手空拳把东南亚这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废原始森林,开发成为今日的美丽乐园。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汉语变体研究 第一节 新加坡华语的历史渊源及特色 壹 新加坡华语语音特色 1.1 祖籍方言类型与华族人口比例 1.2 新加坡本土华语“第五声”研究回顾 1.3 福建社群新加坡本土华语“第五声”调查 1.4 小结 贰 新加坡华语词汇衍变 2.1 新加坡华人类型 2.2 华语变体的衍变与移民文化的进程 叁 新加坡华语句法特色——句法实况调查及语码混用分析 3.1 新加坡华语句法实况调查 3.2 “罗惹华语”——新加坡华语的语码转换 第二节 区域语言政策及汉语变体比较 壹 新加坡语言政策与社会语言变迁 1.1 “脱方入华” 1.2 “脱华人英” 1.3 新加坡华人双语形态的发展 贰 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新加坡三地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 2.1 三地语言景观 2.2 汉语与英语在三地的社会语言地位 2.3 汉语与英语在三地的语言教育地位 2.4 汉语与英语在三地的未来地位 2.5 小结 叁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新加坡三地汉语变体比较 3.1 汉语在三地语言社群的地位 3.2 汉语变体:三地汉语词汇比较 3.3 语码混用:由句内层扩散至句间层 3.4 小结 肆 “国际规范汉语”形成及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 汉语全球化与新加坡华语的定位 第一节 汉语全球化 壹 全球汉语的崛起 1.1 中国崛起与汉语全球化 1.2 汉语全球化的迹象 贰 全球汉语三大同心圈与国际汉语教学 2.1 全球汉语三圈理论 2.2 国际汉语教学 叁 汉语国际传播的阻力 3.1 历史遗留的内部问题 3.2 区域语言变体规范化引起的外部问题 3.3 全球汉语服务业的品管问题 3.4 小结 第二节 本土认同与国际接轨的平衡点——新加坡的经验 壹 新加坡华语的定位 1.1 新加坡本土华语及杂菜式华语的存在价值 1.2 新加坡华语变体规范化探讨 1.3 小结 贰 新加坡在全球汉语教学中的定位 2.1 打造新加坡成为国际汉语中转站 2.2 打造新加坡翻译服务业 第三章 多语环境下新加坡华语教学的微观研究 第一节 偏误研究 壹 汉字偏误研究 1.1 现代汉字的内在问题 1.2 汉字偏误总体考察 1.3 形声字偏误考察 1.4 小结 贰 作文偏误研究 2.1 理论框架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二节 汉字教学 壹 手写汉字识别与识字教学 1.1 汉字电脑输入方式 1.2 电脑汉字识别技术综述 1.3 手写汉字识别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贰 写简识繁——新加坡学生繁体字辨认测查 2.1 过去研究评述 2.2 新加坡学生繁体字辨认测查 2.3 测查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附录一 在孤立状态下的繁体字辨认测查表 附录二 在情境状态下的繁体字辨认测查表 第三节 词汇教学 壹 克漏字测验 1.1 克漏字测验评述 1.2 克漏字测验的方法与步骤 1.3 评价与问题 附录三 华语克漏字测验 附录四 字频率和词频率对照表 贰 汉语词典应用与编纂的落差及汉语词典微观结构的革新 2.1 词典类型与词典的有效性 2.2 新加坡华语教师词典使用情况调查 2.3 学习者类型词典分析 2.4 现有汉语词典词条处理管窥 2.5 学习者词典微观结构的革新 第四节 语法教学 壹 新加坡教师对华语语法教学的一般看法 贰 新加坡华语语法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2.1 师资 2.2 学生 2.3 教材 2.4 课时 叁 新加坡华语语法教学的重点 3.1 以讲语法规律和应用为主,以介绍语法术语和系统为辅 3.2 教授新加坡华语语法特征 …… 第四章 华语教学“新”策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