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70250
  • 作      者:
    徐子亮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子亮,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汉语作为外语的认知理论、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法。出版《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与吴仁甫合著)等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华文教育网络课程等多个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主要介绍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认知模式与学习策略。以语言认知原理和认知模式理论为基础,《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听觉感知模式、视觉感知模式、记忆模式、联想模式、演绎模式、归纳模式、整合模式和元认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论述。同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对汉语学习的每一个认知模式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力求通过认知模式的研究了解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规律。《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对群体、个别和远程不同教学形式下的汉语认知特点也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分析比较了中介语与学习策略、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以及汉语作为外语和英语作为外语两种外语学习策略,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师生的必要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学者和教师对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同,于是提出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模式。有的着眼于特定教学环境下的某些教法,如社团模式、群体教学模式等;有的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运用特点出发,提出课堂教学的具体程式,如字本位教学模式、词本位教学模式、句本位教学模式等;也有按照多种标准来归纳模式,或从环境着眼,或从教法归并,或依据认知心理划分,或从思维角度界定,举凡教学阶段、教学任务、教学步骤、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形式、教学举措和教学行为、思维方法、信息加工等等,都可形成一定的范式,皆可泛称:“模式”。如阶段写作模式(由教学阶段形成的范式),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由教学任务形成的范式),五步口语教学模式、四段法听力模式(由教学步骤形成的范式),精听模式、泛听模式、选听模式(由教学活动形成的范式),环境写作模式(由教学环境形成的范式),群体教学模式、个体教学模式、远程教学模式(由教学形式形成的范式),直观模式、辨析模式、解释模式、语境模式、联想模式(由教学行为和教学举措形成的范式),归纳模式、演绎模式、综合模式(由思维方法形成的范式),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相互补偿模式(由信息加工形成的范式),等等,都是从各个角度与不同方面,经过教学实践加以提炼、概括、抽绎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所依据的标准不一,教学所获得的效果也各异,但都是一定理论的具体化,或一定实践和经验的抽象化。教学中实施这些范式,对语言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在不同程度上收到一定的成效。<br>    本书所指的模式,专指认知的心理模式,即在学习过程中有关信息接收、加工、储存、提取和应用的心理活动模式,着眼于信息加工和思维方式,如听觉感知模式、视觉感知模式、记忆模式、联想模式、演绎模式、归纳模式、整合模式、元认知模式等。因为教学的过程,无论采用这样的教学范式或那样的教学方。<br>    ……
展开
目录
序<br>前言<br>第一章 语言认知的基本原理<br>第一节 认知的神经生理学基础<br>第二节 学习与记忆的信息流程<br>第三节 语言认知的内部机制<br>第四节 认知心理模式<br><br>第二章 听觉感知模式<br>第一节 模式定义和认知过程<br>第二节 听觉感知模式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听觉感知模式在学习中的认知作用<br><br>第三章 视觉感知模式<br>第一节 模式定义和认知过程<br>第二节 视觉感知模式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视觉感知模式在学习中的认知作用<br><br>第四章 联想模式<br>第一节 模式定义和认知过程<br>第二节 联想模式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联想模式在学习中的认知作用<br><br>第五章 记忆模式<br>第一节 模式定义和认知过程<br>第二节 记忆模式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记忆模式在学习中的认知作用<br><br>第六章 演绎模式<br>第一节 模式定义和认知过程<br>第二节 演绎模式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演绎模式在学习中的认知作用<br><br>第七章 归纳模式<br>第一节 模式定义和认知过程<br>第二节 归纳模式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归纳模式在学习中的认知作用<br><br>第八章 整合模式<br>第一节 模式定义和认知过程<br>第二节 整合模式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整合模式在学习中的认知作用<br><br>第九章 元认知模式<br>第一节 模式定义和认知过程<br>第二节 元认知模式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元认知模式在学习中的认知作用<br><br>第十章 群体学习的认知特点<br>第一节 信息线索在认知中的作用<br>第二节 丰富信息线索的最佳形式<br>第三节 增添信息线索的途径和方法<br><br>第十一章 个别学习的认知特点<br>第一节 个别教育条件下学习者感知信息的特点<br>第二节 个别教育条件下学习者加工信息的特点<br>第三节 个别教育条件下学习者认知汉语的局限<br><br>第十二章 远程学习的认知特点<br>第一节 远程教学的特点<br>第二节 远程教学的认知原理<br>第三节 远程教学的基本原则<br><br>第十三章 中介语与学习策略<br>第一节 中介语的性质与成因<br>第二节 使用中介语的学习策略<br>第三节 改进中介语的学习策略<br><br>第十四章 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br>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br>第二节 学习策略的共同性分析<br>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差异性分析<br><br>第十五章 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br>第一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br>第二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一)<br>第三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二)<br>第四节 元认知策略和认知风格<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