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石油俱乐部的女王:旺达·雅布隆斯基背后的石油风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59266
  • 作      者:
    (美)安娜·鲁比诺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石油俱乐部的女王:旺达·雅布隆斯基背后的石油风云》讲述的是一个勇敢无畏的石油记者的故事。这名记者在欧佩克的成长和全球石油贸易变革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她的名字叫旺达·雅布隆斯基。她是纽约的调查记者和报刊发行人。20世纪50—80年代,她利用媒体和信息的力量,向大众揭示了神秘的石油世界,并被称为“欧佩克的助产士”。 <br>    这是一个如何通过信息的力量影响历史发展的故事,也是一个女人在石油世界、中东地区和商业新闻报道这三个充满男子气息的世界里发挥重要影响的故事。如今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对旺达传奇般的人生都同样地着迷。
展开
作者简介
    安娜·鲁比诺,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记者,长期在纽约和布鲁塞尔进行石油商业方面的报道。她的作品经常刊登在《商业周刊》《国际先驱报》和《石油情报周刊》上。目前,鲁比诺博士是美国旧金山一家杂志的调研记者,住在北卡罗莱纳州。
展开
内容介绍
    《石油俱乐部的女王:旺达·雅布隆斯基背后的石油风云》以传记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了主人公旺达·雅布隆斯基一生的经历及其背后的历史长卷。这部历史长卷讲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石油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国际石油勘探活动、“石油俱乐部”的垄断思维、石油民族主义的萌动、石油收益分配谈判、伊朗石油工业的国有化、欧佩克的诞生、石油降价和石油危机等。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特别是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推手、助力和阻力。《石油俱乐部的女王:旺达·雅布隆斯基背后的石油风云》主人公以记者的身份和信息报道的力量,展示了上述历史实际上是围绕着西方石油巨头的传统垄断势力和石油民族主义的抗争这两大历史主线展开的。<br>    瑞信银行商品研究部主任、能源情报集团总裁、《石油情报周刊》前发行人爱德华·莫斯博士指出:“旺达·雅布隆斯基在石油行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她开创的《石油情报周刊》是石油公司高管向业内传递自己声音的重要平台。同样,旺达也促进了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交流。由于她拥有接近石油公司和政府领导的独特渠道,旺达还促进了各方就棘手的国际问题达成协议。《石油俱乐部的女王:旺达·雅布隆斯基背后的石油风云》通过全面讲述旺达的一生,成为任何一个想了解全球石油工业历史的人的必读书目。”<br>    现任能源情报集团总裁汤姆·沃林先生指出: “这部传记从一位不凡的女性的角度记录了国际石油工业不平凡的故事。在西方石油世界以外的人们可能不知晓旺达·雅布隆斯基,但是她确实独一无二地开创了国际石油记者的事业,而且她还对欧佩克的诞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她非常理解主要石油生产国的民族主义的愿望。更为难得的是,她作为女性,在这个男人的世界,利用她的独到知识和她的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优势做了这些事。”<br>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石油俱乐部的女王:旺达·雅布隆斯基背后的石油风云》中文版的问世正逢其时,因为中国正进入海外油气工业的扩张期,正在迅速扩大它的国际投资与合作,《石油俱乐部的女王:旺达·雅布隆斯基背后的石油风云》可以为中国理解国际石油商业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对旺达·雅布隆斯基和20世纪的石油商业作了精彩的解读,向我们揭示了充满竞争和神秘色彩的石油世界,让我们记起了旺达的重要价值。毫无疑问,旺达鲜为人知的过去仍然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br>    ——英国《金融时报》<br>    鲁比诺曾供职于雅布隆斯基开创的《石油情报周刊》,她撰写了这位令人无法抗拒的开拓者的首部个人传记。这部传记让旺达的光芒更加耀眼,也更加激励后人。<br>    ——《书目》<br>    女性记者如此稀缺以至于没人会忘记旺达。她走进鸡尾酒会,四周都是男人;她步入酋长的宫殿,周围也只有佩戴刀剑的武士。当然,那时她唯一能和沙特阿拉伯国王见面的地方是后宫。<br>    ——《休斯敦纪事报》<br>    这部传记描写了雅布隆斯基女士精彩而丰富的记者生涯。她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穿梭于中东各国,会见那些可挑战帝国主义石油巨头的石油部长们……这本书也是有关欧佩克怎样获得权力的历史著作。这些话题如今依然备受关注,因为暴涨的石油价格表明欧佩克的辉煌已经为时不长了。<br>    ——《达拉斯晨报》<br>    这部人物传记讲述了一个个趣味十足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所有与国际能源商务相关的人士都应该读一读。<br>    ——《世界能源法和商务杂志》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迁徙的青少年时代<br>    位于斯洛伐克西部下喀尔巴阡山脉丘陵地带中的中世纪古城特尔纳瓦在其鼎盛时期以“小罗马”著称于世。在16世纪,高大坚固的城墙及虔诚的信徒,使特尔纳瓦成为匈牙利大主教埃斯泰尔戈姆躲避土耳其人入侵的庇护所。为此,埃斯泰尔戈姆丢弃了他的主教职位。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里,特尔纳瓦作为基督教的区域中心和不断成长的天主教大学的所在地日浙繁荣起来。一个大教堂、无数个小教堂以及仍然矗立着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等各式各样的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然而18世纪后,特尔纳瓦开始走向没落。附近的城市布拉迪斯拉发因坐落于多瑙河畔而更具有战略意义,因而逐渐取代特尔纳瓦成为斯洛伐克的经济、政治和宗教中心。曾经的“小罗马”逐渐变成一个静谧的乡村小镇。<br>    旺达·玛丽·雅布隆斯基于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特尔纳瓦。当时波兰北部边境正遭受着苏联的入侵,没地方生育,身怀旺达的玛丽亚·克尔克梅里·雅布隆斯基在1920年春天独自一人翻越崇山峻岭来到特尔纳瓦寻求庇护,而旺达的父亲尤金·雅布隆斯基仍然留在波兰,靠为政府勘察队做地质学家维持生计。玛丽亚投奔了她的哥哥小卡罗尔.克尔克梅里,当时的一名杰出的外科医生和一个大学医院的院长。卡罗尔和妻子玛克莱娜及他们的孩子生活在医院驻地的院长住所里。这是一幢豪宅,周围环绕着美丽的玫瑰花园,这也成为了旺达的第一个家。然而玛丽亚在生完旺达后不久就决定重回波兰与旺达的父亲尤金团聚。在她的心中,对丈夫的牵挂甚过对刚出生的孩子的牵挂。她毅然离开了旺达,把她交给卡罗尔家的育婴女佣照看。<br>    尽管和波兰相比,斯洛伐克的局势相对平静,但1920年夏季的斯洛伐克也难逃动荡的厄运。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颠覆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斯洛伐克地区的人民也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新的认同。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几个世纪里,斯洛伐克成功地保存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尽管这些文化遗产是那么的脆弱。然而随着哈布斯堡王朝的覆灭,斯洛伐克重燃起希望之火,和接壤的捷克在1918年建立起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在玛丽亚到达特尔瓦纳的1920年,许多斯洛伐克人相信他们的文化能够最终从奥匈帝国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再次走向辉煌。尽管旺达在特尔纳瓦只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但故乡的情结和根植于脑海中的家族历史使她产生了一种浓烈的民族主义情结,这种情结也影响了她的整个记者生涯。<br>    骨子里的民族主义<br>    “要想了解我的背景,”旺达·雅布隆斯基在1976年的一次采访中说,“你必须从了解我的外祖父开始。”旺达的外祖父老卡罗尔·克尔克梅里是一名狂热的斯洛伐克民族主义者和宗教信徒,1859年出生于斯洛伐克终年积雪覆盖的高塔特山区,在维也纳大学获得过语言学博士学位。为了谋生,他迁徙至塞尔维亚小镇基金达,并在当地的一所体育中学里教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他成了这所中学的校长。老卡罗尔·克尔克梅里和一名美国后裔安娜·扎卡里亚斯结为伉俪,而旺达的一袭赭发也正是从她的美国外祖母那里遗传而来的。安娜生有7个小孩,只有5个长大成人。1906年,安娜在照顾患上肺结核的同窗好友时,不幸也因染上肺结核而去世,更为不幸的是,她的两个女儿也因同样的原因夭折。在遭受了这一打击后,卡罗尔·克尔克梅里把玛丽亚和她的兄弟姐妹送往邻近的乡村寄养。不久后,他又把玛丽亚的兄弟姐妹们接回基金达一起生活,而唯独把年仅17岁的玛丽亚一人送往布达佩斯寄养。然而玛丽亚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她勤奋好学,在布达佩斯顺利地完成了中学学业并考上了大学。<br>    随着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倒台,克尔克梅里回到了他的祖国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当时还只是一个农业国,与经济、政治等方面都胜过自己一筹的捷克相比,显得有点相形见绌。由于不堪忍受半封建制的奥匈帝国的统治,大量的斯洛伐克人移居美国。普遍的贫穷和大量的文盲使得斯洛伐克人难以对付在该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匈牙利、德国和捷克的精英,而宗教差异也加深了不同人群问的怨恨:在斯洛伐克,统治阶级大都是新教徒,然而大部分斯洛伐克民众却是天主教徒。1918年年末,克尔克梅里加入了一个由斯洛伐克天主教民族主义分子组成的组织,这一组织中不乏像安德烈·赫林卡这样声名显赫的牧师。克尔克梅里想以此召集一群人,致力于在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建立在一个政治、文化和语言等方面都享有自治权的斯洛伐克自治区。他帮助重建了曾被取缔的斯洛伐克文化研究所,并编纂斯洛伐克语辞典,使斯洛伐克语能够重现于学校教学中。克尔克梅里1925年被选人国民大会,并最终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参议院赫林卡党的领袖。<br>    参议员克尔克梅里狂热的斯洛伐克民族主义情结早年便遗传给了他的外孙女旺达,然而这种政治情结却没有在他女儿玛丽亚身上得到体现。玛丽亚1888年出生在基金达,之后在布达佩斯接受教育,她从未在斯洛伐克生活过。让玛丽亚的家人感到惊讶的是,尽管玛丽亚的父亲和兄弟姐妹都是充满激情的斯洛伐克人,玛丽亚却认为自己是匈牙利人,并对一战后匈牙利政权的垮台愤恨不已。在一篇写于20世纪60年代从未公开过的有关她丈夫生涯的文章中,玛丽亚将自己和家人的疏远归咎于伍德罗·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你根本不知道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对匈牙利意味着什么。一个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方面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经验的国家,在引进民族自决的理念后却分崩离析。无数个家庭妻离子散,整个国家也四分五裂。而我的家庭就是这千万个最不幸的家庭中的一个。”然而玛丽亚家庭里的斯洛伐克成员却不这么认为。和旺达最为亲近的表兄弗拉基米尔·克尔克梅里博士觉得在整个家族中,只有玛丽亚一人和大家疏远了。<br>    旺达记得她的祖父曾受到伍德罗·威尔逊的嘲笑,但这并不是因为匈牙利的分裂,而是因为对拒绝斯洛伐克民族自治的捷克民族主义者退让过多。在1976年的一次采访中,旺达回忆说,她的外祖父有一次在巨大压力面前,用非常轻蔑的语气骂出了一句斯洛伐克脏话“Vooderveels”,后来旺达才知道,她祖父骂的人正是美国总统。
展开
目录
译者前言<br>中文版前言<br>原版前言<br>序言:旺达最后的独家新闻<br>第1章 迁徙的青少年时代<br>第2章 “就叫我比尔”<br>第3章 伊朗的阴谋<br>第4章 品尝贝都因茶<br>第5章 石油民族主义的胎动<br>第6章 欧佩克的助产士<br>第7章 独访伊朗国王后的新闻<br>第8章 出版“圣经”<br>第9章 最后的对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