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洪均生陈式太极拳:陈式洪架太极拳法传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37253
  • 作      者:
    蒋家骏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太极大家将家骏对陈式洪架太极拳法的全面解读。
展开
作者简介
    蒋家骏,中国当代著名武学家、实战家,太极拳名家。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太极拳总指导;徐州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br>    蒋家骏先生生于1942年,曾受教于陈照丕先生、陈金整先生、洪均生先生、陈豫侠先生四位名师。全面系统地学习了陈式拳法,集陈式拳老架、小架、新架于一身。自1983年至2008年间多次参赛并获奖,后又受邀讲学、担任裁判,其间在2007年10月,受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邀请,作为太极拳专家顾问,之后又受中央电视台之邀担任“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训练营”的总教练和技术指导。2008年初,在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擂台赛”上又担任“陈式太极拳专家评委”、“说武论技”和“专家点评”等多项职位。<br>    蒋家骏先生著有《陈式太极单刀图说》、《陈式太极拳技艺法门》,《陈式洪架太极拳法传真》、《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六十年学拳讲习录》、《洪均生陈式太极拳》、《蒋家骏太极拳文集》等。在《武林》杂志、《中国功夫》等杂志连续发表有关太极拳械理论文章约四十佘万字,其中代表作有《拳经总歌臆解》、《王宗岳答问》、《太极拳武术属性研究》、《陈式太极拳行功走架打手要求》,《陈式大枪释密》、《陈式粘剑技艺法门》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洪均生陈式太极拳:陈式洪架太极拳法传真》是著名太极拳家蒋家骏先生对陈式洪架太极拳法的全面解读,内容包括陈式太极拳打手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走架打手行功要言、陈式太极拳缠法基本规律图解;以及陈式洪架太极拳一路和二路拳详释等,内容丰富,语言简练、理法详实、结构严谨,对武校学生、太极拳专修者、爱好者都有很好的指导、示范作用,可作为太极拳技击教材和参考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会阴穴(位于两便之间)称作裆。练习陈式太极拳者对腰裆两部位之要点练法不可不知,一开一合,一转一动,腰裆各有专注,且贵互用,故宜分析明白。<br>    腰之要点日:拧腰、活腰、塌腰。<br>    裆之要点日:松裆、合裆、扣裆。<br>    拧腰时裆须扣,不扣则散;活腰时裆须松,不松则滞;塌腰时裆须合,不合则浮。凡塌腰合裆者为蓄劲;活腰松裆者为柔劲;惟发劲时须扣裆拧腰(以上腰裆之要点摘自陈子明著《陈氏世传太极拳术》)。<br>    “肾囊两旁谓之裆,贵圆贵虚,不可夹住”。其练法:“两大腿根要开裆,开并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不会开裆者腿虽岔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是在学者细心参之。”<br>    裆随尾骨之微往后翻而旋转下塌,则自然开圆。我在这里结合“裆部”谈谈陈式太极拳与其他各式太极拳的区别——臀部尾骨微向后翻的问题。<br>    陈鑫先生指出:“尾骨长强穴(尾骨下端)微向后翻”。这样的姿势可使小腹下边斜向里收。一则使气自然沉于丹田,二则使大腿根的两条大筋放松,可加大躯干旋转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平衡。其他各式太极拳都以敛臀为规律,其实也不算错。我认为它是针对于突臀之病所提出的要求,不过收敛太过了些,甚至有人主张小腹将丹田托起来,或说尾骨要和鼻子同一方向,未免违反生理规律了。另外还有人把尾骨比作船舵,可是舵都是向后的,哪能和船头同一方向?所以我说陈鑫先生讲的长强穴微向后翻是和其他各式太极拳的根本区别,而且也是陈式太极拳对躯干的重点要求。<br>    陈式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圆,最忌人字裆,即尖裆。这种姿势仍然和长强穴的后翻有密切关系。只要长强穴向后翻一点(只是一点,绝非突臀,它的姿势恰如我们端做的样子),裆部就能够开的圆,也自然能塌得下,使重心降低,加强躯干的稳度。人字裆两足距离再宽,而裆不能下塌,如两条腿的支架,从前后稍微一碰,就会倒的。
展开
目录
    陈式太极拳打手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br>    陈式太极拳缠法基本规律图解<br>    陈式洪架太极拳一路详释<br>    第1式 金刚捣碓<br>    第2式 揽擦衣<br>    第3式 六封四闭<br>    第4式 单鞭<br>    第5式 左转身金刚捣碓<br>    第6式 白鹅亮翅<br>    第7式 搂膝拗步<br>    第8式 初收<br>    第9式 斜行拗步<br>    第10式 再收<br>    第11式 前堂拗步<br>    第12式 演手红捶<br>    第13式 右转身金刚捣碓<br>    第14式 十字手<br>    第15式 庇身捶<br>    第16式 背折靠<br>    第17式 下演手红捶<br>    第18式 双推手<br>    第19式 三换掌<br>    第20式 肘底看捶<br>    第21式 倒卷红<br>    第22式 白鹅亮翅<br>    第23式 搂膝拗步<br>    第24式 闪通背<br>    第25式 进步演手红捶<br>    第26式 退进步揽擦衣<br>    第27式 六封四闭<br>    第28式 单鞭<br>    第29式 上云手<br>    第30式 高探马<br>    第31式 右插脚<br>    第32式 左插脚<br>    第33式 蹬一根<br>    第34式 前堂拗步<br>    第35式 击地捶<br>    第36式 踢二起<br>    第37式 护心拳<br>    第38式 旋风腿<br>    第39式 蹬一根<br>    第40式 演手红捶<br>    第41式 小擒打<br>    第42式 抱头推山<br>    第43式 三换掌<br>    第44式 单鞭<br>    第45式 前招<br>    第46式 后招<br>    第47式 野马分鬃<br>    第48式 左转身六封四闭<br>    第49式 单鞭<br>    第50式 退步双震脚<br>    第51式 玉女穿梭<br>    第52式 揽擦衣<br>    第53式 六封四闭<br>    第54式 单鞭<br>    第55式 中云手<br>    第56式 摆脚<br>    第57式 跌岔<br>    第58式 金鸡独立<br>    第59式 朝天蹬<br>    第60式 倒揩红<br>    第61式 左进步挤<br>    第62式 顺拦肘<br>    第63式 白鹅亮翅<br>    第64式 搂膝拗步<br>    第65式 闪通背<br>    第66式 进步演手红捶<br>    第67式 进退步揽擦衣<br>    第68式 单鞭<br>    第69式 下云手<br>    第70式 高探马<br>    第71式 十字脚<br>    第72式 指裆捶<br>    第73式 猿猴献果<br>    第74式 六封四闭<br>    第75式 单鞭<br>    第76式 铺地鸡(穿地龙)<br>    第77式 上步七星<br>    第78式 下步跨虎<br>    第79式 转身双摆莲<br>    第80式 当头炮<br>    第81式 左转身金刚捣碓<br>    <br>    陈式洪架太极拳二路(炮捶)详释<br>    第5式 搬拦捶<br>    第6式 猿猴献果<br>    第7式 护心拳<br>    第8式 连环炮<br>    第9式 搂膝拗步<br>    第10式 右转身靠<br>    第11式 井拦直入<br>    第12式 风扫梅花<br>    第13式 金刚捣碓<br>    第14式 十字手<br>    第15式 庇身捶<br>    第16式 撇身捶<br>    第17式 斩手<br>    第18式 翻花舞袖<br>    第19式 演手红捶<br>    第20式 飞步拗拦肘<br>    第21式 大红拳<br>    第22式 右转身高探马<br>    第23式 小红拳<br>    第24式 高探马<br>    第25式 玉女穿梭<br>    第26式 倒骑龙<br>    第27式 闪通背<br>    第28式 进步演手红捶<br>    第29式 裹身鞭<br>    第30式 右转身裹身鞭<br>    第31式 兽头势(或手肘势)<br>    第32式 劈架子<br>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