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代体育文化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404093
  • 作      者:
    王俊奇著
  • 出 版 社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俊奇,男,1956年10月生,江西婺源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任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江西高校省级教学名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体育史学会委员,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体育史与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主要成果有《近现代二十家体育思想论稿》《中国唐宋体育史》《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宋代体育文化史》等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9项,其中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子课题1项,2001年荣获“江西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中青年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荣获“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文化》一书获200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立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唐代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体育文化,它可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博大精深,堪称中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精粹。至于唐代体育文化在中国体育史上的地位,则可用“空前发展”四个字来概括,也就是说:唐代体育文化结束了中国体育文化史上的一个旧阶段,同时又开创了中国体育文化史的一个新阶段,对唐以后历朝历代、甚至对亚洲诸国的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唐代体育文化这种地位,正是和唐代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相适应的。
展开
精彩书摘
    唐代来自西域的体育典型的还有百戏中的许多技巧。据《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苻坚尝得西域倒舞伎。睿宗时,婆罗门献乐舞人倒行,而以足舞于极结,刀锋倒植于地,低眉就刃,以历险中。又植于背上,吹筚篥者立其腹上,终曲而亦不伤。又优(人)伸其手,两人蹑之,旋身绕手,百转无已。”苻坚是前秦国主,说明唐以前西域技巧已传人中原。一个外来文化要想进人新的文化环境并生存下来,必须经过新的接受群体的选择、学习和改造。唐朝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国家,而且也是敢于冒险和有创新精神的朝代,对来自西域的乐舞百戏更是喜欢,如唐代设有专门练习与排演舞乐的教坊:“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工舞,盖相因成习。”(《教坊记》)并且对汉以来的各种伎艺动作进行了适合唐朝文化的改造,首先在动作难度上有所改造,如戏马、高竿伎比之汉晋更为惊险可观。
    其次,唐代伎巧运动趋向女子化发展。如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千秋节时,杂技表演的走索,“伎女从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息之间望之如仙。”其中女伎还表演“有中路相逢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之,从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五六尺;或踏肩蹈顶至三四重,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往曾无蹉失。皆应金鼓之节,真奇观者”。这里提到的双人走索,穿屐走绳,徒步走索,难度不小。说明唐代在伎巧运动方面对西域文化进行了不少改造。那么为什么汉晋西域技巧在唐代得到如此大的改造与创新呢?一方面是唐代文化开放有关系,另一方面是文化传播的又一特征。文化传播学上,把通过文化特征的直接借用或通过借用这种特征中的原理,即所谓刺激传播。刺激传播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欧洲知道了中国瓷器几乎200年以后才发明瓷器。唐代对数百年前传人的西域技巧进行改造、创新,也应是这种刺激传播的道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唐代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文化的传播概念
第二节 唐代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章 唐代民俗体育文化符号学诠释
第一节 符号学与民俗符号学
第二节 唐代民俗体育文化符号符论释

第三章 唐代绘画叙事中的民俗体育功能及其人文精神
第一节 唐代绘画艺术的民俗体育功能
第二节 唐代民俗体育绘画内容形式的演化

第四章 从文化模式看唐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模式与体育文化模式
第二节 唐代体育文化模式

第五章 唐代女子体育文化特点及其历史分析
第一节 唐代女子体育的主要项目
第二节 唐代女子体育兴起的历史分析
第三节 唐代女子体育的文化特点

第六章 从文化适应的开放性看唐代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第一节 文化适应和开放性
第二节 文化适应的开放性与唐代体育发展

第七章 从唐代市民生活看唐代社会的体育消费
第一节 唐代城市市民节日中的体育消费
第二节 唐代娱乐性体育消费

第八章 地理环境与唐代体育文化
第一节 唐代地理环境与文化
第二节 唐代少数民族体育与地理
第三节 唐长安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

第九章 从文化优势论看唐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唐代体育文化的特殊和一般优势
第二节 一般进化的潜势法则与唐代体育文化
第三节 从文化的趋同现象和同质化看唐代体育文化

第十章 唐代体育文化的变迁与传承因素
第一节 唐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唐代体育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唐代体育文化的传承
第四节 唐代体育文化变迁因素
第五节 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要素

第十一章 唐代民俗体育文化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文化
第二节 唐代体育民俗文化

第十二章 唐代军事武艺的特点及其嬗变
第一节 唐代军事武艺的界定
第二节 唐代军事武艺的创新

第十三章 唐代女子体育服饰文化
第一节 唐代技巧运动中的女子服饰初探
第二节 唐代球类运动中的女子服饰文化

第十四章 唐代体育文化对外交往
第一节 西域和亚洲各国传人的体育文化
第二节 体育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第十五章 唐代都市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
第一节 唐代都市元宵节民俗体育
第二节 唐代都市春季民俗体育活动
第三节 唐代都市端午节民俗体育
第四节 唐代都市夏秋两季的民俗体育
第五节 唐代都市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

第十六章 唐初军事“骑射武艺”兴起的历史要因
第一节 重视选拔骑射武艺人才,是推动骑射发展的关键
第二节 备战西域,远征讨伐,是唐军发展骑射的目的

第十七章 唐代“博弈”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唐代围棋
第二节 唐代弹棋
第三节 唐代其他弈戏

第十八章 唐代球类文化
第一节 击鞠的盛行
第二节 蹴鞠的改革与创新
第三节 其他球戏

第十九章 唐代龙舟文化及其体育特色
第一节 赛龙舟与唐代风俗
第二节 唐代龙舟用具及比赛形式

第二十章 《全唐诗》反映的体育文化
第一节 为唐代球类运动特别是马球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二节 为我国中世纪民俗体育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第三节 为唐代乃至唐以前体育史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资料

第二十一章 唐代体育诗文历史分析
第一节 体育诗文空前兴起的社会前提条件
第二节 唐代体育诗文兴起于宫廷

第二十二章 唐代杂技出新技
第一节 唐代百戏(散乐)中的体育
第二节 大型舞蹈团体操
第三节 散乐中的马戏与举重表演

第二十三章 唐代武术文化的新发展
第一节 唐代长兵器的多样化
第二节 唐代远兵器及其特色
第三节 唐代短兵和软兵器的发展

第二十四章 导引养生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唐代导引养生概述
第二节 孙思邈
第三节 王冰
第四节 司马承祯
第五节 幻真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