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8481898
  • 作      者:
    高奎峰,胡光辉,王波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一书系统探讨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路径,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全面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分为六章,内容涵盖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管理改革及教师素养提升,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全面的指导与启发。
  在理论基础部分,作者深入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模式,为后续章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因此,创新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书中指出,高校体育教学不仅关乎学生身体健康,更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环节。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创新成为重点。"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三大教学理念被深入探讨。"健康第一"理念强调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提出通过完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保障学生健康。"终身体育"理念则倡导将体育融入学生整个生命周期,培养持续锻炼的习惯,为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模式的探索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快乐体育模式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参与度;俱乐部模式注重个性化发展和社会能力培养;学生导师制则强化师生互动与指导作用;"互联网+"模式则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与高效利用。这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展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样受到关注。多媒体技术、微课和慕课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视觉呈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和慕课则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使学习更加灵活高效。这些方法的创新应用,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学管理改革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管理策略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育管理学的视角,重构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管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为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培训与学术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学研究成果转化,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教学理念的贯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从多维度全面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它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研究的学术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健康第一”理念
  在以往人们的意识中,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是单纯身体上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限于身体上没有疾病,更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能够适应社会的良好道德。健康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健康是人们共同的追求,但是真正的健康并不是人们传统意识中身体上的健康,而是在心理、心灵智力及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健康,其社会学含义十分丰富。基于此,高校体育改革也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水平的上升促使了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现阶段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在大学生体质测试中耐力、力量、爆发力及坐位体前屈等方面的指标都开始退步;大学生视力问题也更加明显;肥胖不仅仅是中老年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
  (一)“健康第一”理念指导体育教学
  “健康第一”这一理念是根据我国大学生身体实际状况提出的,更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诉求。针对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6次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十分严重,肥胖超重及视力不良的比例也在不断地提升,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并且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及工作都会产生影响。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必然会对我国新生劳动力的素质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将“健康第一”的理念充分贯彻落实在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健康第一”理念的落实还需要依托于“终身体育”及“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健康,但是健康不仅包含身体方面,同时还包含社会及精神层面的因素。为了充分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则应当对素质教育报以高度重视。另外,健康是伴随人们一生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理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保障“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真正实现还应当切实做好终身体育及素质教育。相应地,只有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理念才能够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
  (二)围绕“健康第一”理念完善课程设置
  当下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以教育部的要求为准,体育课程是大一与大二的必修课,对于大三及以上的学生则是选修。应当积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大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现代体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就是确保体育课程的延续性,只有充分保障其自身的延伸性,才能够确保将“健康第一”的宗旨充分贯彻到实处。目前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开放式、探究性的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在课堂中体现较少。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中,“教”与“学”其实是冲突的。这个矛盾双方之间的地位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但是“教”又是矛盾的组成部分,决定着学的好与坏。所以,体育教学中老师的主导性作用充分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即使是在“三自主”教学的大背景下学科老师的有益指导仍发挥重要作用。高校也要针对身体异常的学生有计划地开设卫生保健、康复课等多门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质,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 1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模式 14

第二章 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与创新研究 24 
第一节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24
第二节 “健康第一”教学理念 30
第三节 “终身体育”教学理念 38

第三章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47
第一节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47
第二节 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 56
第三节 学生导师制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63
第四节 “互联网+”教学多元融合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67 

第四章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75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75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87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95

第五章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的发展思路 104
第一节 教育管理学四大范畴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104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普通高校体育管理改革策略研究 111

第六章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21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与学术交流机制的建立 121
第二节 教师教学研究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130

参考文献 14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