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祝智庭教授的观点是:“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2000年10月,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诠释。
以上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范畴对整合进行阐述,共同点是都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而有机地结合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成为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结合手段,并且改变了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