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工匠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实用技术,近代技术就是在工匠技术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在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直接刺激了资本家对技术的强烈需求。航海运动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又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由内到外做了充分的准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就直接促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的产生——工程师群体。
古代的工程其实专指军事工程,而后来从军事工程中分化出了水利工程。在16世纪或者更早一些,出现了土木工程。到了18世纪,土木与建筑成为两个独立的部门,土木工程主要是指道路、桥梁等建筑,建筑工程主要是指房屋建筑。工业革命后,由于高大的工厂、铁路、桥梁、大型展览馆等建筑的开工,引起了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革,与变革。铁和玻璃引进建筑,并把土木建筑工程建立在材料力学、结构力暴的数学基础上,改变了以往以传统经验为依据的状态。
大约在1760年前后,英格兰已把土木工程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工程师——被认为最早称自己为“工程师”的英国人J.Smeaton就是因为在一个重要案件的证词上署名为“土木工程师”而被人铭记。可见,土木工程师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由此各行各业中工匠转变为工程师拉开了帷幕。
工业革命首先是从英国的毛纺织业开始的。为了应付激烈的竞争,并在国内外市场上争取优势地位,英国的毛纺织首先发生了一系列的技术变革:1733年发明了飞梭,1735年发明了利用快速旋转的纺筒与纺锤相配合的纺纱机,1765年发明了多轴紡纱机,1769年制造了水利纺织机,1779年发明了骡机,1785年发明了自动织布机。随着棉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与棉纺织工业有关的部门如毛纺织工业、呢絨业以及农业也纷纷采用机械,造纸业和印刷业等也紧随其后。但机械生产要比手工劳动需要强得多的动力,随着工作机的技术革命,机器生产与劳动力不足的尖锐矛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机械工程师的重要发明——蒸汽机也走向了历史舞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