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7949
  • 作      者:
    郝登峰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郝登峰,湖北省公安县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赴英国BRUNEL UNIVERSITY访问一年,研究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就业指导与职业服务。自1995年留校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的教学、研究与实际工作。参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3项;主持省级课题4项、学校课题5项。出版专著1本,参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有多篇获得省级一、二等奖。主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课程为中山大学公共选修课精品建设课程。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西方职业理论为借鉴,以我国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为基础,以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大学生择业就业实际为前提,从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阐述了大学生择业就业与个性特征、专业学习、社会现实、就业市场等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我国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规律、原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索了大学生择业就业必须以身体条件为基础,以自己的个性特征为参照,以社会现实为依据,统筹自己的专业、学业、就业、职业、创业和事业,做到“六业一体”的模式;探讨了促进学生发展、高校发展、雇主发展和社会发展“四者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概述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途径与方法,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了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1.描述型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泰特曼(Tiedeman)和奥哈拉(O.Harn)提出的职业决策序列过程模型。泰特曼和奥哈拉认为,职业发展是与人的心理发展同步进行的,特别强调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决策发展的一致性。根据Erikson(1950)划分的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理论,泰特曼和奥哈拉提出了一个以分化与整合贯穿职业决策过程的模式。这两种心理作用不断进行,从而组成了一系列不断递进的决策阶段和步骤:第一阶段是参与阶段,完成探索——定型——抉择——正式等几项工作,即了解和收集信息,确定几种可选择方案,并选择其中一种,再进一步给予检验;第二阶段是履行和调整阶段,完成定向——变动——调整等几项工作,即初步接受并履行所做的选择,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并希望得到发展,然后在这一过程,取得个人选择和环境要求之间的平衡。总之,职业决策被看做是一个不断扩大与缩小职业路径、获得职业方案的过程。这个职业方案并不是“最终的”,而是要不断经过选择、执行、调整、修正,甚至可以回到上个阶段或步骤重新进行选择。
    2.诊断型模型
    伽勒特(Gelatt)等人认为,应该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职业生涯决策。在强调主体价值观、期望值和客观可能的重要性的同时,以理性的方式进行决策,经过循环往复,以一定的标准计算出收益和投入成本之比,最大值者即是最优方案。1962年他提出连续性决策过程模式,指出职业决策应该包括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决策者应承担理性决策的责任。伽勒特将职业决策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①个体意识到做决策的需要,并制定决策的目的或目标;②搜集与目的或目标相关的信息,同时调整所有可能的方案;③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预测,估计可能的选择结果以及结果出现的几率;④根据价值系统,评价结果是否能满足需要;⑤根据可能的结果及结果的价值,按照一定的标准作出决策。
展开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指导理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择业与职业发展的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个人事业发展的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个人发展阶段的思想
(三)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个人职业发展动力的思想
二、西方国家职业理论
(一)关于职业选择的理论
(二)关于职业决策的理论
(三)关于职业发展的理论
(四)西方职业理论评价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择业就业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职业的一般思想
(二)马克思关于青年选择职业的思想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就业的思想

第二章 大学生择业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发展历史回顾
(二)当前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政策与规定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的主观问题
三、近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率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去向分析
(三)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四)大学生就业收入分析
(五)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个性与择业就业
一、大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一)大学生的共性特征
(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三)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
二、大学生职业个性构成与测评
(一)大学生职业个性构成
(二)大学生职业个性测评方法
(三)大学生职业个性测评结果评估
三、大学生职业个性与职业取向的关系
(一)职业个性与职业类型的匹配
(二)职业个性与职业成功的关系
四、大学生职业个性培养的原则与方法
(一)职业个性培养的理论基础
(二)职业个性培养的一般原则
(三)职业个性培养的一般方法

第四章 大学生学业与择业就业
一、专业、学业与择业就业的关系
(一)就业能力与职业取向
(二)专业是关键就业能力
(三)学业是综合就业能力
(四)学校影响就业能力
二、专业学习与职业取向的互动
(一)专业学习对职业取向的肯定
(二)专业学习对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职业取向对专业学习的促进
(四)职业生涯规划对学业的推动
三、职业取向与专业学习的冲突
(一)职业兴趣与专业学习的冲突
(二)能力类型与专业学习的冲突
(三)性格特征与专业学习的冲突
(四)职业取向与高校培养的冲突
四、职业取向与专业学习的协调
(一)协调的一般原则
(二)协调的一般方法

第五章 大学生择业就业与社会发展
一、大学生择业就业时代背景与观念变化
(一)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时代背景
(二)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与行为的变化
二、大学生择业就业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一)大学生择业就业与社会现实的脱节
(二)大学生择业就业与社会现实结合的一般原则
(三)大学生择业就业与社会现实结合的一般方法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依赖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性
四、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道德规范
(一)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道德规范内涵与意义
(二)大学生择业就业的一般道德规范
(三)大学生择业就业道德规范的缺失与原因
(四)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道德教育

第六章 大学生择业就业与市场需求
一、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市场属性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现状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二、就业市场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影响
(一)就业市场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双重影响
(二)就业市场对大学生提出的机遇与挑战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机制
(一)市场化的供求机制
(二)市场化的价格机制
(三)市场化的竞争机制
四、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市场应对战略
(一)调查市场行情,确定就业定位
(二)了解组织文化,制定求职战略
(三)树立竞争观念,了解竞争对手
(四)分析自身条件,建立比较优势

第七章 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原则与特征
一、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基本原则
(一)协调性原则
(二)主动性原则
……
第八章 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步骤与方法
第九章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理性认知
第十章 大学生自主创业方法评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