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79207
  • 作      者:
    张新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新华,1973年生,河南新野人。1999年获河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传播学会理事。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在《新华文摘》、《中国出版》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br>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三十年出版改革的历程看,出版业转型和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一样,是一个渐进性的制度变迁过程,也就是出版业逐渐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政治宣传工具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过程。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相比,出版业转型的启动并不落后,但在进程上却更加曲折和滞缓,以至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成之后,出版业仍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①。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是由于中国转型的独特逻辑以及出版业在中国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决定的。中国转型的目标“不是要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宪法制度,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赋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的活力”②,这一性质不仅决定了中国转型的方式和过程必然具有温和渐进的特点,而且还决定了经济体制相对于政治体制来说的超前性改革,而受制于政治体制约束的文化体制改革自然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转型中,出版业由政治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演变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最后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社会功能使其在改革道路上逶迤前行。<br>  同时,出版业转型也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在传统体制下,出版社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出版资源和产品都按照计划手段进行分配;转型后,最终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出版业市场经济体制,出版资源和产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出版机构从政府的行政控制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则从办出版的角色转变为行业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出版业转型不仅面临着一系列新制度的创建。
展开
目录
绪论<br>第一节&nbsp;研究目的和意义<br>第二节&nbsp;研究现状<br>第三节&nbsp;理论基础评述<br>第四节&nbsp;研究内容和方法<br><br>第1章&nbsp;转型期中国出版业的制度变迁<br>第一节&nbsp;转型期出版业制度变迁的环境<br>第二节&nbsp;当代中国出版业制度的源流<br>第三节&nbsp;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的变迁<br>第四节&nbsp;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的特征<br><br>第2章&nbsp;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改革<br>第一节&nbsp;出版业规制的理论依据<br>第二节&nbsp;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历史和经验<br>第三节&nbsp;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的现状<br>第四节&nbsp;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的改革<br><br>第3章&nbsp;中国出版业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br>第一节&nbsp;中国出版业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br>第二节&nbsp;中国出版业的市场结构<br>第三节&nbsp;中国出版业市场体系的完善<br><br>第4章&nbsp;中国出版企业制度创新<br>第一节&nbsp;现代企业理论与出版企业特征<br>第二节&nbsp;中国出版社组织结构创新<br>第三节&nbsp;中国出版业产权制度创新<br>第四节&nbsp;中国出版企业治理结构的构建<br>结语<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