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环境污染与高度危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16931
  • 作      者:
    蔡颖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蔡颖雯,女,1977年生,山东省烟台市人。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研究,主攻方向为侵权法。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政法论坛》、《法学家》、《法学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br>    丛书主编简介:<br>    杨立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自1975年开始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980年起研修民商法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侵权行为法、人格权法、债法、物权法和亲属法领域有深入研究,著有《侵权法论》(已出第三版)、《人身权法论》(已出第三版)、《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1-8集)等专著60余部,主编《侵权责任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1~14集)等著作、教材7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法学论文500余篇。<br>    王竹,2006年、2009年分别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被四川大学特聘为法学院副教授,并获聘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侵权法、物权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在《法学研究》、《法学家》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独著《侵权责任分担论》,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副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精选了61个实践中关于水、大气、噪声、辐射、装修等环境污染致害以及高空、高压、高速等危险作业的典型案倒,从新法的视角重新解读法院判决。同时,例举并比较相关法律依据,对侵权责任法的理解适用和赔偿责任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br>    侵权责任法是民事权利保护法,是民事权利受到损害的救济法。它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对侵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确认为侵权责任,强制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使被侵权人的民事权利得到保护,本书精选了61个环境污染致害以及高空、高压、高速等危险作业的典型案倒,从新法的视角重新解读法院判决。
展开
精彩书摘
    两个以上的独立侵权行为构成某一不可分损害的法律原因,侵权人的责任形态主要有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结合再分配的“连带和按份责任”、基于比较责任份额界限的混合责任、基于赔偿种类的混合责任五种。因此数个独立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侵权人承担何种责任是相当复杂的,环境侵权责任也不例外。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造成损害,根据污染行为的性质,污染者对外承担的责任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连带责任。若构成共同侵权,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条,各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第二,按份责任。若不构成共同侵权,则各污染者承担按份责任。第三,混合责任。若众污染者既有达标排污又有超标排污,此时区分超标排污者和达标排污者的责任性质,既符合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又可以促使企业重视环保,较公平。<br>    第一节分 别侵权<br>    两个以上污染者分别污染环境,从受害人的角度讲,当然连带责任能够更好的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但从民法的传统理论以及污染防治的效率来讲欠妥。根据民法的传统理论,承担连带责任需要法律的明确规定,最起码各污染者的污染行为具有关联共同性;从防治污染的效率讲,被诉的污染者往往经济能力较强,同时污染防治能力也较强,这样不利于排污多的小企业污染的积极治理。因此若数个污染者分别排污,构成分别侵权,各污染者承担按份责任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展开
目录
法规索引<br>案例索引<br>导论<br>上编 环境污染责任<br>第一章 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br>第一节 归责原则的适用<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归责原则的适用<br>(二)免责或减责事由的法律适用<br>案例新解<br>第二节 行为要件<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案例新解<br>第三节 损害事实<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环境污染损害的对象为民事权益<br>(二)构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度<br>(三)环境权的损害<br>案例新解<br>第四节 因果关系<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因果关系的确定规则<br>(二)因果关系举证责任的分配<br>(三)原因力的大小与责任份额<br>(四)环境监测在因果关系推定中的地位<br>案例新解<br><br>第二章 两个以上污染者造成损害的责任<br>第一节 分别侵权<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分别侵权的构成条件<br>(二)按份责任的确定依据<br>案例新解<br>第二节 共同侵权<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共同侵权的构成条件<br>(二)连带责任的实现<br>案例新解<br><br>第三章 污染者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br>第一节 不可抗力<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不可抗力的内容<br>(二)不可抗力作为环境免责事由的条件<br>第二节 被侵权人的过错<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过失相抵的适用范围<br>(二)过失相抵的适用方法<br>案例新解<br>第三节 第三人的过错<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赋予被侵权人救济的选择权<br>(二)赋予污染者追偿权<br><br>第四章 环境污染侵权的损害赔偿<br>第一节 财产损害赔偿<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环境污染导致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br>(二)限额赔偿<br>(三)《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的适用<br>案例新解<br>第二节 人身损害赔偿<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环境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主体<br>(二)环境侵权人身损害财产损失赔偿的范围<br>(三)被扶养人生活费与死亡赔偿金的关系<br>(四)人身损害财产损失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br>(五)关于死亡赔偿金的特别计算<br>案例新解<br>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br>(二)精神损害赔偿的界限<br>(三)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量化标准<br>案例新解<br><br>第五章 环境污染民事诉讼<br>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一)环保机关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合理性<br>(二)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合理性<br>第二节 诉讼时效<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案例新解<br><br>第六章 环境污染致害的具体类型<br>第一节 水污染致害<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案例新解<br>第二节 环境噪声污染致害<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案例新解<br>第三节 大气污染致害<br>典型案例类型<br>相关条文比较<br>新法理解与适用<br>……<br><br>下编 高度危险责任<br>第七章 高度危险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br>第八章 高度危险责任的构成<br>第九章 高度危险责任的主体<br>第十章 高度危险责任的减轻与免除<br>第十一章 高度危险责任的一般赔偿<br>第十二章 高度危险责任限额赔偿<br>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