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民族国家依靠民主(包含着一系列的制度和理念)获得了政治上的权威,包容和整合了各种政治力量,教派、宗族、民族等各种力量通过共享民主原则而服膺于民族国家的统治。二是,自由市场的推行实现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殊,界定国家与社会各自的权力边界。通过这种分殊,使得民族国家得以集中力量于公共领域,从而保障了公共产品的供给。也正是这种分殊,为国家机构的专业化和科层化的推进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法治在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法治强调制度化,从而避免了腐败、恣意和反复,提高了透明度和可预见性,保证了公共权力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法治在国家与个人之间维持了一定的平衡,维持了基本的社会秩序。正是由于西方国家这种成功的历史经验,所以法治化、民主化和市场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促进社会发展、提高自身行动能力所广泛借鉴的模式,发达国家、国际组织有时也利用它们的优势地位把这种模式强加给发展中国家。
基于现有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认识,可以说民主化、市场化、法治化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在坚持这个方向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途径上不能强求一律。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方案,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这种方案忽视第三世界国家的具体国情,在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和成熟的情况下,迅速弱化国家的监管职能和削减公共产品的供给。然而,从结果来看,这是一种操之过急、拔苗助长的改革,所以最终失败了。二是应当承认民主化、市场化和法治化具有多种类型,即使在西方国家阵营中,也存在各种模式共存的局面,而且很难说孰优孰劣。至于第三世界国家将选择什么模式,这要取决于各国的具体国情,取决于制度发展过程不断试错获得的经验和不断增进的智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