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哲学:立场与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72568
  • 作      者:
    舒国滢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法哲学:立场与方法》与作者的《法哲学沉思录》为姊妹篇。《法哲学沉思录》是作者多年从事法哲学研究的学术精华,充满了严谨的法学智慧。而本书收录的文章正是作者在追寻法哲学之路上的阶段性成果、感悟和方法。二者通过不同的体例、不同的角度,相辅相成地向读者展示了法哲学的学问。〈br〉“哲学不是给予,它只能唤醒。”本书正是要通过七篇法哲学的文章,唤醒人们对法哲学的重视,表达作者的主张,阐述其研究的方法。〈br〉
展开
作者简介
    舒国滢,湖北省随州市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研究所所长。<br>    著作:《在法律的边缘》(2000年)<br>    《思如浮萍》(2007年)<br>    译著:《法律智慧警句集》(2001年)<br>    《法律论证理论》(2002年)<br>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2003年)<br>    《法社会学原理》(2009年)
展开
内容介绍
    走出概念的泥淖》着力考察汉语中“法哲学”、“法理学”两概念并用的成因,它们所代表的学问传统以及中国法哲学发展可能遭遇的难题。<br>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基于知识社会学,对1949年以降的中国法理学发展过程、样态以及趋向进行梳理,尤其是对“制度区隔”在法理学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br>    《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主要根据“法学内的法学”和“法学外的法学”之分梳,强调法律论证理论在法学发展中的意义,并且尝试对“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向何处去”的问题进行解答。<br>    《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对“法律公理体系”之法学建构的努力进行反思,主张法学应回到实践学问和问题立场,通过菲维格的“论题学法学”思想的讨论,提出建立“兼容论题学与公理学思考之法学”的观点。<br>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对1945-1995年德国法哲学的发展作了勾勒,意在为中国法理学的立意寻求借鉴和方位。<br>    《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述评》和《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思想述评》两篇文章,分别对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和拉德布鲁赫的相对主义法哲学思想作了评述。
展开
精彩书摘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有理由对“法哲学”与“法理学”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作适当而必要的区分,至少在学理思考中,当我们笼统地说“法理学是法哲学”或“法哲学是法理学”时,我们应当明白正在谈论的是什么语境中的“法哲学”或“法理学”。在这里,法哲学与法理学名称本身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重要的是它们所代表的学术传统、使用的方法和研究的问题。选择法哲学或法理学概念,事实上就是选择其中的某种学术传统和方法。<br>    在中国,至少20世纪以来,普通哲学家对法哲学的问题不大关注,而受到法学训练的法哲学家则更多处于法学的立场并从法学的进路介入法哲学,这样他们更愿意接受从“体制之内”考察法律问题的法理学,而不是在厚重的普通哲学传统中,从体制外考察法律现象的法哲学。简括地说,中国的法理学大体上属于“法学家的法哲学”,偏向对实证法问题的研究,或至少是从实证法及其制度背景的规定性出发来选择理论的旨趣和方法的。<br>    ……
展开
目录
走出概念的泥淖——“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辨<br>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br>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br>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br>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br>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述评<br>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思想述评<br>人名索引<br>内容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